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第418页(250字)
汉代的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总称六书。
东汉的班固、郑众、许慎把“六书”解释为六种造字方法,实际上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而转注和假借是用字之法。古人并不是先定出“六书”的原则然后才造字的,六书是汉字发展到相当完备的阶段,人们根据汉字的实际情况,对其形体结构和运用规律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结论。
后代文字学家多依据六书分析汉字的结构。
它对于人们研究汉字的结构与发展规律,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