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与人道

书籍: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1 03:28:53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第683页(424字)

天道指天的运动变化规律;人道指人的行为规律和行为规范。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天道的解释是多义的,归纳起来不外两种:①唯物主义。认为天道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如荀子在《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存,不为桀亡。”②唯心主义。

认为天道即是“天命”。如《书·汤浩》:“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关于人道的内容,不同的思想家也有不同的理解。在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上,大都认为天道是本,人道应与天道一致。

不过,在解释它们的一致关系时又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理论,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荀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认为天道与人道各有自己的规律,天道是不依人们的意志转移的,人不能违反,但人可以利用天道为自己服务,这是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也有的思想家认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即天道与人道互不相干,“吉凶由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