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音韵学辞典

汉语语音史

书籍:音韵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2 13:54:56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湖南出版社《音韵学辞典》第86页(1399字)

㈠学科名称。

汉语音韵学的一个分支,以汉语语音由上古时代到现代的发展历史以及在这一历史的各个阶段中语音演变的规则为研究对象。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从唐宋时代即已萌芽。那时的学者发现当时的韵部与《经》押韵不合。

宋人吴棫提出了古韵通转的理论并尝试给《诗经》分韵,明代陈第提出了“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观点。从此可以说中国学者有了明确的“语音史”的观点。清代古音学蓬勃发展,成绩斐然,今音学也由陈澧《切韵考》奠定了基础,等韵家对近代音的描写也非常详尽。

本世纪以来,历史比较方法、对音方法等新的研究手段被运用到音韵学的研究之中,汉语语音各个历史阶段的断代描写日趋精密,在此基础上,现代学者建立了汉语语音史的科学体系。王力《汉语史稿》上册(1957)第二章《语音的发展》是第一部完整的汉语语音史。

1985年,王力将这一部分修订改写,扩展成《汉语语音史》出版发行。邵荣芬《汉语语音史讲话》(1979)虽然通俗简明,也不失为体系完整的汉语语音史着作。目前音韵学界对汉语语音史的分期、各时期汉语的断代描写、汉语语音在各时代发展变化的具体状况,虽然认识尚不完全一致,但在一些主要问题上已有了共同的认识,大体如下:一、关于汉语语音史的分期,大体可分为4个时期:1.上古期,先秦两汉时代。以汉字谐声和诗经押韵反映的音系为代表;2.中古期,六朝至宋。

以切韵音系为代表;3.近代(近古)期,元至清。以中原音韵音系为代表;4.现代,以普通话为代表。二、从上古音到中古音,汉语声母的发展主要是舌音和唇音的增加,上古没有舌上音和轻唇音,切韵时代已有了舌上音,稍后又有了轻唇音。韵母由上古韵30部左右发展到中古音92部、主要是在介音和声母的影响下韵部的分化(当然也有交叉)。

三、从中古音到近代音,汉语声母的数量由36个左右减少到21个左右,主要是全浊声母清化并入清音声母,舌上音与正齿音合流为卷舌音,鼻音声母减少。韵母系统简化,等呼由两呼四等变为开齐合撮四呼,韵部数量从中古的92部减少到中原音韵的19部。

平声分化为阴平阳平两类,入声逐渐消失。四、从近代音到现代普通话,声母的变化主要是舌根音([k]、[k‘]、[x])和齿头音([ts]、[ts‘]、[s])的齐撮两呼声母变为舌面音([t]、[t‘]、[]),疑母消失,韵尾-m消失,儿化音大量产生。

㈡音韵学着作。

今人王力着。

书成于1985年。这是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汉语语音历史发展的着作。

全书分导论、历代的音系、语音的发展规律3部分。导论共4章,作者对研究汉语语音史必须具备的一些基础知识从韵书、韵图、方言、方法4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历代的音系部分共10章,分别介绍了先秦音系(-前206)、汉代音系(前206-公元220)、魏晋北朝音系(220-581)、隋-中唐音系(581-836)、晚唐-五代音系(836-960)、宋代音系(960-1279)、元代音系(1279-1368)、明清音系(1368-1911)、现代音系(1911-),然后列出历代语音发展总表,按声母、韵部、声调来反映汉语语音的发展轨迹。

语音的发展规律部分共8章,作者从丰富的语音发展材料中总结出语音发展的4种主要方式:1.无变化,2.渐移,3.分化,4.合流;作者根据现代语言学理论,从自然的变化和条件的变化两方面来探求汉语语音发展规律。

上一篇:汉语音韵学史 下一篇:音韵学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