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书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湖南出版社《音韵学辞典》第287页(2362字)
㈠中国古代字典的一类,依韵归字,目的是规定正确字音和供人在写诗着文时查找押韵字之用。
韵书出现于齐梁时代,盛行于唐宋,是研究中古和近代音韵的首要资料,也是研究上古音韵的基础。
韵书的编排方式是以韵母为核心,再通过归纳声调和声母,把每韵中的同音字列在一起,稍加训释,以供检索。具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隋陆法言《切韵》型,先把所有的汉字按声调分开,每一声调内再分韵,韵内再按声母归纳同音字;二、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型,先把所有的汉字按韵分开,每一韵内再分声调,声调内再按声母归纳同音字;三、明兰茂《韵略易通》型,先把所有的汉字按韵分开,每一韵内再分声母,声母内再按声调归纳同音字。在这三种类型里,第一种应用得最为广泛。
《切韵》型的编排方式不但为绝大多数韵书所采用,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其他种类的古籍如类书等的编排。
一般认为最早的一部韵书是魏李登的《声类》。据唐封演《闻见记》记载,《声类》“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因此它很可能只是一部概略分析字音的着作,而不是真正依韵归字的韵书。从这时期直到南朝以前,还出现过以晋吕静《韵集》为首的一批音韵学着作,对于它们的性质,目前学界尚无统一意见。
从后人书中转引的少量字条来看,这些书中已开始全面运用反切注音,训释体例也与后世正统韵书相近,所以,它们即使还称不上是真正的韵书,至少也为六朝韵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六朝时期,文人的创作致力于声律和形式的美,由此而导致了“永明体”和“四声八病”说的确立。以沈约为首的一派文人发现了汉语的声调规律,并开始以此为纲编纂语音字典。这个时期的同类着作约有20余种,已全部亡佚,但据其他古籍中记载的资料,可以知道其中已大致分出了韵部,具备了作为韵书的基本条件。
不过,由于作者各持不同的方言,归纳字音也有不同的标准,所以这时期的韵书体例很不统一,没有太多的实用价值,被颜之推认为“各以土风,递相非笑”(《颜氏家训·音辞篇》)。到了隋开皇初年,陆法言等人看到当时流行的各家韵书各有乖互,为了沟通古今方国之音,决定新编一部韵书,作为审音用韵的统一标准,由此便产生了《切韵》这个汉语史上的里程碑。
《切韵》是一部私家韵书,执笔者陆法言不可能对每个字形、字音和字义都深考详究,因此其中不免存在一些疏漏。另外,《切韵》的目的只定音,于注释则倾向于求简,有些常用字下甚至缺注。
于是,一批唐代文人就陆续为之校定和补充。其中最为着名的是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和孙愐的《唐韵》两种。《切韵》的这些修订本除了增字、加注、刊谬之外,有的还增加了韵目,但是,《切韵》原有的音韵格局还基本上原封不动地保存着。由于唐代语音已与隋代不同,所以这一套反切系统与唐代语音的距离也比隋代更大。
李涪在《刊误》中指责《切韵》是“吴音”,但《切韵》的修订本仍在唐代流传不衰,这除了官方的原因之外,还由于它们的注释日趋详备,已经完全具备了普通字典的实用功能。
韵书真正成为“官书”,是以宋陈彭年奉敕修撰的《广韵》为标志的。
在此之前虽有过景德四年(1007)校本,但其影响远不能和冠以新名的《广韵》相比。宋人编修《广韵》所采取的方法基本上是唐人的继承,但《广韵》是一部集体着作,所以它的体例相对严密些,对字义的训释也较为详备。
借助宋王朝的行政力量,《广韵》很快就在当时流传的韵书中树立了权威,成了文人写诗属文,乃至应考求仕的必备要籍。不过,《广韵》也在两个方面表现了它的缺陷:第一、206韵的格局过于苛细,与实际宋代读音差距太大,第二,收字和训释显得过于繁冗,有些考证性文字和奇字僻字空占篇幅,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于是,皇帝又命令编写了《集韵》和《礼部韵略》两部韵书,前者的原则是“务从该广”,后者则着重实用。到了13世纪,《礼部韵略》的分韵数目已从原来的206减为106,这106韵便一直沿用下来,再未更改。
由于正统韵书已不能忠实反映后代的实际语音,所以从金代以后又逐渐出现了一派和官韵相对的私家韵书。近古时期的私家韵书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广韵》分韵的基础上参照当时语音进行较大幅度的合并,如韩道昭《五音集韵》、熊忠《古今韵会举要》、乐韶凤《洪武正韵》等;另一类是完全打破官韵的格局;从当代语言里重新归纳声韵系统,如周德清《中原音韵》、兰茂《韵略易通》、樊腾凤《五方元音》等。
就其在语音史研究的价值来说,一般都认为后一类优于前一类。特别是《中原音韵》一书,已成为考察近古汉语北方方言的首要资料。
传统的汉语音韵学厚古而薄今,学者研究诗骚用韵的较多,研究韵书的较少。在韵书中,研究《切韵》(《广韵》)的稍多,研究近古韵书的则几乎没有。即便是研究韵书,也大多是整理校勘,或者是研究某一部书的语音系统,在本世纪之前还没有出现过一部讲韵书发展史的专着。本世纪后,随着一批唐五代《切韵》残卷在敦煌出土,学界已经基本上了解了韵书在唐代的修订情形,从而填补了韵书发展史上最大的一段空白。
韵书的价值主要在于它的音。除此之外,书中所收的奇文僻字,所做的注释考证,所引的经史子集等都是不可多得的资料。所以,韵书(尤其是古韵书)不但是汉语语言学者的必读书,而且是校勘、辑佚、词典、历史等学科的重要工具书。㈡书名。明邵光祖撰。卷数不详,今亡佚,内容不可考。
书目见于《千顷堂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