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北京大学出版社《古汉语虚词词典》第98页(1054字)
副词
一、用于动词前,表示主语所指的人或物共同施行某种动作或具有某种状况。
义即“共同”、“一起”、“相互”。①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国语·越语上》)--昆弟:兄弟,引申为友好。国子姓:公卿大夫的子弟。
②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不俱生:不能共同生存。
③兄弟共行游,驱车出西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曹丕:于玄武陂作诗》)④佳酿那能不共持?开尊欲酌便相思。
(《牧斋初学集·金坛酒垂尽而孟阳方至小饮作》)--佳酿(niàng):美酒。
二、表示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全部施行某种动作或具有某种状态。义即“都”。①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而苏秦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学其术。
(《史记·苏秦列传》)--反间以死:因反间计致死。②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亭台。(《全唐诗·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③杨震幽魄下北邙,关西踪迹遂荒凉。
四知美誉留人世,应与乾坤共久长。(《全唐诗·胡曾:关西》)--北邙:在洛阳东北,古时王公多埋葬于此。四知:东汉杨震为东莱太守,道经昌邑,县令王密求见。至晚,以十金送给杨震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介词
介绍动作的有关方面,或引进比较的对象。
义即“跟”、“同”、“与”。
①人事今如此,天道共谁论?(《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庾肩吾:乱后行经吴邮亭》)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子安集·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③凤皇不共鸡争食,莫怪先生懒折腰。(《全唐诗·方干:赠钱塘湖上唐处士》)④含娇欲共荷花语,寂寂谁知不染心。
(《牧斋初学集·惆怅词》)
连词
连接两个并列成分。义即“和”。
①浐曲雁飞下,秦原人葬回。
丘坟与城阙,草书共尘埃。(《全唐诗·马戴:白鹿原晚望》)②小园东,花共柳,红紫又一齐开了,引将蜂蝶燕和莺,成阵价,忙忙走。花心偏向蜂儿有,莺共燕,吃他拖逗。
(《全宋词·柳永:红窗迥》)--吃他拖逗:被他撩惹引逗。③空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
(《绝妙好词·潘牥:南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