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古汉语虚词词典

书籍:古汉语虚词词典 更新时间:2018-11-21 18:00:19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北京大学出版社《古汉语虚词词典》第411页(1429字)

副词

一、用于动词、方位名词、数量短语前,表示动作已经施行,或已达到某个时点、时量等。

义即“已经”。①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韩非子·喻老》)②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③自初九日别台山,初十日抵黄岩,日已西,出南门三十里。

(《徐霞客游记·游雁荡山日记》)④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震川文集·寒花葬志》)

二、表示程度之甚。义即“很”、“太”。①昊天已威,予慎无罪。(《经·小雅·巧言》)——昊天已威:上天很威严。予:我。

慎:确实。②君刑已颇,何以为盟主?(《左传·昭公二年》)——刑:刑罚。颇:偏颇。盟主:诸侯盟会时的首领。

③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汉书·霍光传》)——虚己敛容:虚怀若谷表情虔诚。

三、表示在前一件事发生不久,便施行另一动作或出现另一情况。义即“不久”、“随后”。

①始郑、梁一国也,已而别,今愿复得郑而合之梁。

(《韩非子·内储说上》)②韩王成无军功,项王不使之国;与俱至彭城,废以为侯,已又杀之。(《史记·项羽本纪》)——之国:回到自己国家。③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震川文集·项脊轩志》)——再:两次。④香风来处,玉兰芳草,处处不绝,已至一山嘴。

(《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

连词

用于方位词或“来”、“还”等前,表示某种范围、数量、时间。义即“以”。①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萩。(《史记·货殖列传》)——千树萩(qiū):种有千株萩树。②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孙子·作战》)③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

(《元次山文集·右溪记》)④魏晋已还,为文者多拘偶对。

(《容斋随笔·韩退之》)——已还:以后。叹词

单独成句,表示感叹语气。义即“唉”、“啊”。

①已!予惟小子,不敢替上帝命。(《尚书·大诰》)——句义:唉!我是文王之子,不敢废弃天帝的命令。②已!汝惟小子,乃服惟弘。(《尚书·康诰》)——句义:啊!你虽是年轻人,但你的责任重大。

服:责任。

语气词

一、用于句末,表示叙述语气、疑问语气或感叹语气。义即“了”、“呢”、“呀”。①公定,予往已。

(《尚书·洛诰》)——句义:你留下,我回〔旧都〕去了。②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史记·货殖列传》)③若是,则汝何为惊已?(《庄子·列御寇》)④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韩昌黎文集·原毁》)

二、与语气助词“也”、“矣”连用,构成“也已”、“已矣”,表示叙述语气、感叹语气。义即“了”、“啊”。

①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学而》)——赐:孔子的门生子贡。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左传·僖公三十年》)——壮:年轻。③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史记·孔子世家》)

上一篇: 下一篇:古汉语虚词词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