鉏麑触树
书籍:中国典故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1 20:31:44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国典故大辞典》第99页(446字)
《左传·宣公二年》载:春秋时,晋灵公无道,为所欲为,残害臣民。
大臣赵盾激烈谏止他的残暴行径,遭到忌恨。“宣子(即赵盾)骤谏,公患之,使鉏麑(音chú ní)贼(杀害)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
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含曰:‘不忘恭敬(指事君盛服将朝表现的仪态品格),民之主(百姓可信任依靠的人)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国语·晋语五》及《吕氏春秋·过理篇》均作“乃触廷槐而死”。《史记·晋世家》作“遂触树而死。”
晋灵公派武士鉏麑前去刺杀赵盾。鉏麑被赵盾为国事而兢兢业业的品格所感动,不忍残杀忠良,但又不愿因违背君命而失信,两难之间,终于触树而死。
后以此用为慷慨死义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