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国典故大辞典》第981页(294字)
《左传·宣公十年》:“楚子伐郑,晋士会救郑,逐楚师于颍北。诸侯之师戍郑。郑子家卒,郑人讨幽公之乱,斲(同斫zhuó砍,削。
)子家之棺,而逐其族,改葬幽公,谥之曰灵。
”
楚人伐郑,晋派兵救援赶走楚军。诸侯军联防进驻郑地。郑卿子家死后,郑国人为了惩罚他与子宋合谋弑君之罪,使斫毁他的棺材,又驱逐他的族人,改葬幽公,改谥号为灵。
后用“斲棺”为惩死者之罪的典故。
《后汉书·孔融传》:“郑人讨幽公之乱,斲子家之棺。圣上哀矜旧臣,未忍追案,不宜加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