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调元书冢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读书大辞典》第57页(848字)
位于四川罗江县南村坝(今属四川安县),是清学者、藏书家李调元(1734-1802)葬其万卷楼藏书余烬之处。
调元字羹堂、赞庵、鹤洲,号雨村、童山、醒园、蠢翁等,四川罗江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后历任吏部文选司主事等。
仕途坎坷,终以忤权贵,获罪流放。后赎免。幼而好学,从《四书》、《尔雅》始,终通经史百艺。能诗,善书。
擅于戏曲。尤嗜书,勤于抄录。
20岁时随父至浙江余姚任所,获教于当地名师。常游书肆博览群书,购有近万卷图书回乡。
入仕后,购读着述益勤。并利用任职和人事之便,大量披阅、抄录皇家所藏和所征的副本图书。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首次获罪免官时,即拟“十亩田园归去来,图书万卷亲手开”(《将归剑南留别京中诸子二首》),未果。9年后再次获罪。
乃返乡家居,一心治学。生平着作涉及经、史、音韵等众多方面。撰有《雨村诗话》、《新搜神记》等,编刊有《函海》丛书。又编成《童山诗集》40卷、《童山文集》20卷。万卷楼在李氏故居翰林府府第后车家山上,当年藏有四部图书40橱,时有“西川第一楼”和“西川藏书第一家”之目。
悬有“科第冠三巴,是祖父忠厚留贻,已经数世/书香流百代,愿子孙谨严扃鐍,无失一编”楹联。其自咏诗有“我家有楼车山北,万卷与山齐嵯峨”、“曾到名山游脚倦,此生只合老丹铅”之句。后四川白莲教起事,遭火焚毁,时在嘉庆五年(1800)四月六日。
李氏于所遗瓦砾飞灰中“收灰烬瘗之”,并手书“书冢”两字,立为碑石。现绵阳市博物馆尚存该碑下半截。
有诗纪其实:“烧书犹烧我,我在书不在。比如良友殁,一恸百事哀”,“不使坟埋骨,偏教冢藏书。
焚如秦政虐,庄似陆浑居。人火同宣谢,藜燃异石渠。
不如竟烧我,留我待何如?云绛楼成灰,天红瓦剩坯。半生经手写,一旦遂成灰。……读书无种子,一任化飞埃。”(同治《罗江县志》卷35)万卷楼被焚后,李氏抑郁不乐、心力交瘁,在其续建的小万卷楼落成后仅一月就亡故。
后世有“火焚万卷楼,伊与书俱灭”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