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读书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读书大辞典》第186页(938字)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
生于图拉省。自幼喜读古典英雄叙事诗和普希金的作品。年事稍长更加醉心于各类文学书籍,对果戈理的《死魂灵》、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曾读得废寝忘食,也曾被格里戈罗维奇的《乡村》和《苦命人安东》感动得“涕泪纵横”。1844年入喀山大学学习。后因不满沙俄学校的陈腐教育而退学回家,制订了庞大的读书计划,自修法律、数学、哲学、医学和农业经济等。1851年从军高加索,并开始文学创作。此后仍反复阅读普希金等人的作品,从中获益甚巨,认为作家“应该不断研究这个宝藏”。藏书甚富,有22000册。
自述曾拿起《普希金文集》,“照往常那样(似乎这已经是第七次了)把它一口气读完,简直不忍释手,而且好象是第一次新读到它那样。还不尽如此,它同时还仿佛解决了我的全部疑惑。”自谓“我向普希金学习许多东西,他是我的父亲。”据说托翁在创作《安娜·卡列尼娜》时曾数次开头,数次搁笔,整整一年无法写下去。
后来受普希金的《宾客齐集在别墅中》的“一下子进入情节”的写法启示,“突然得到了那么美妙而突兀的结果”,仅用50天就初步完成了这部巨着。作者写书中主要人物列文思考着社会改革问题时,“认真阅读有关这个问题的各种书籍”,“不自觉地在每本书里……寻找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答案”,“重新阅读柏拉图、斯宾诺莎、康德、谢林、黑格尔和叔本华的着作”,实际上都是托翁的自我写照。晚年感到中国古代有些思想家和他的思想十分接近,便“饶有兴味地研读了孔子和老子的着作,十分推崇老子。”曾在一封信中宣示自己所爱读的书。
他按自己不同的人生时期,即幼年至14岁、14至20岁、20至35岁、35岁至50岁和50至60岁(写信之年)。来记述自己所喜欢的书,并且在每本书后面分别标注“了不起”、“十分伟大’一类的评语,其书目各不相同。
简而言之,则“他小时候喜欢读童话《小黑母鸡》,青年时期爱读的书中有席勒的《强盗》,入了中年喜读雨果的《悲惨世界》和英国一些不见经传的小说,晚年则喜读《圣经》、孔孟之书和佛经”(萧乾《关于书》)。主要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参见 影响列夫·托尔斯泰的书 战争与和平 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