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云乡论逛书摊的乐趣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读书大辞典》第229页(1009字)
邓云乡,民俗学家。
着有《鲁迅故乡的风土》、《燕京乡土记》和《红楼识小录》等。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现任中国艺术家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等职。曾自述书对于他具有持久而永恒的诱惑力,“不但与书为缘,而且爱书如痴”。
幼少时读书,曾受到喜欢买书的父亲的影响。而《三国演义》教会了他看文言闲书,旧银行印刷的《我的储蓄计划》则教会了他去看白话文的书。
此后他曾表示“我从学会看书时,就是趣味主义和自由主义的阅读方法。对于那些以‘读书’为救国救民、发家致富、飞黄腾达的‘读书有用论者’说来是不足为训的”(《书忆》)。但综其读书史,“读书寻根”——探究中华民族悠长的人文主义文化传统渊源,实是其“读书治学的苦意宗旨”(安蒂《读书‘寻根’——访邓云乡先生》)。如今座落在上海浦西延吉四村的“水流云在轩”新屋,“墙上挂着叶圣陶先生隽秀的书法和陈从周先生潇洒的墨兰”,是其晚年读书论道之处。曾于1989年9月于此轩窗下撰文,自述从初中一年级在北京西城甘石桥一带,于放学的路上“学会了逛书摊,买旧书”开始,“随着年龄增长,逛书摊的瘾也越来越大”,以至于“三十六年前由北京到了江南,逛旧书铺、买破书的嗜好依然未减”,杭州清河坊、上海城隍庙安仁街和福州路的书摊书店乃至“苏州人民路,南京朱雀街、夫子庙一带的旧书铺,都曾留下我的足迹”。他在这篇题为《书忆》的随笔中,这样回忆他在北京的逛书摊方式:“与其说是‘买旧书’,不如说是‘逛地摊,看旧书,,或者‘逛地摊,淘破书’更为确切。……几年中,我留连在这些冷摊上,买的大都是很少有人问津的便宜货;最贵不会超过三毛钱”,“当时的书摊也真多,书铺也不少。……很长一个时期,我把书摊当作阅览室。每天晚上吃过晚饭,就溜溜达达去逛书摊了。因为买的时候很少,看的时候多,所以我把它当作最自由的阅览室了。”长期同书摊的结缘,对于书摊的认识和感受也就最为真切。邓氏认为,逛书摊的最大乐趣就在于“自由的发现”。
他说:“……溜溜达达,自由自在,无目的地顺着走过去,看过去,忽然在一个摊前,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书、名气很大的书、书名有兴味的、(对)作者感兴趣的、书皮很破的、很新的、特别显眼的……总之它忽然引起你的注意,抽出来看看,或者一翻开就有惊人的发现,或者翻了两页渐入佳境,也可能前后翻翻都不感兴趣,虽然情况各有不同,但这种无拘束随意翻阅的‘自由’,那真是人生最美好的文化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