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读书大辞典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书籍:中国读书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2 19:37:39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读书大辞典》第1382页(767字)

苏联文艺理论家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Mиxaйл Mиxaйлович Бaxтин,1895-1975)着。

中译本由白春仁等据莫斯科苏维埃俄罗斯出版社1979年版译出,三联书店1988年出版。巴赫金出身于奥勒尔城的世袭贵族家庭。1918年毕业于彼得格勒大学。1920年在维捷布斯克的音乐学院、艺术学校执教文学和美学。1924年担任列宁格勒艺术史研究所和国家出版社的编外工作。1929年曾因参加自发组织的学术团体活动被捕,流放南方。

30年代后期定居莫斯科。1945年后长期在摩尔达维亚大学任教,1961年退休。

曾被授予文学副博士学位。主要着作有《弗洛伊德主义评述》(1927)、《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问题》(1928)、《拉伯雷的创作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1965)等。《陀思妥耶夫斯基学问题》是巴赫金的主要代表作,1929年初版,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问题》。1963年修改后改现名。

全书5章:(1)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和评论着述对它的阐释,(2)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主人公和作者对主人公的立场,(3)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思想,(4)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体裁特点和情节布局特点,(5)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语言。巴赫金从艺术形式的独特性的角度,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创作进行了分析考察,论证陀氏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思维类型——复调型,其根本特点在于作品主人公具有自我意识的独立性,以及主人公与主人公、主人公与作者之间存在平等和对话关系。

巴赫金在对陀氏作品的诗学分析中,提出了关于加强主人公的主体意识,横向艺术描写以及复调性对话的纷繁形式等问题,构成了他的复调小说理论的精彩和独到之处,富有启发性。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