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读书大辞典

真理与方法

书籍:中国读书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2 19:39:45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读书大辞典》第1394页(813字)

德国解释学哲学家汉斯-乔治·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1900- )着。

中译本由王才勇据德国图宾根莫尔出版社1975年版译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伽达默尔出生于德国堡。20年代在马堡大学和弗赖堡大学攻读哲学和古典哲学。先后在马堡大学、莱比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任教。1949年至今一直在海德堡大学任教。50年代曾主持在德国负有盛名的《哲学评论》杂志的编务工作。主要着作有《柏拉图的辩证伦理学》(1931)、《歌德与哲学》(1947)、《短论集》(3卷本,1967-1971)等。《真理与方法》是伽达默尔影响最大的着作,其副标题为“哲学解释学的基本特征”,被公认为是现代哲学解释学的经典着作。1960年初版。全书由3大部分组成:(1)艺术经验中的真理问题,(2)精神科学中理解之真理问题的拓宽,(3)语言教本中解释学的本体论运用。中译本仅译出集中体现美学哲学思想的第一部分,包括2章:审美领域的先验化,艺术作品的本体论及其解释学的意义。伽达默尔认为艺术的真理问题既不孤立地存在于作品中,也不孤立地在作为审美意识的主体上,而是在审美意识与作品互相交融的具体理解活动中。

在对艺术经验中真理问题的探讨考察中,伽达默尔强调并贯穿了:(1)作品对特定的现时的从属,(2)作品在意义上依赖于观者的参与这两条原则。他把作品的意义看成是一个不断生成、不断流动的过程,指出当一部作品从一种文化或历史背景转到另一种文化或历史背景时,人们可以发现作者或当时读者未曾预料到的新意义。

这一理论在西方美学界和文艺理论界引起很大反响,直接影响了70年初出现的“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但是,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理论忽视了艺术经验中的价值标准问题,陷入了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在强调艺术经验中观者参与重要性的同时,忽视了作品本体意义。

这些受到了后来解释学哲学家的批评和补救。

上一篇:句法结构 下一篇:中国读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