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湖南人民出版社《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第1528页(162字)
【释义】:
偏正 谓出以公心而去掉个人的私情或恩怨。
语出《尚书·周官》:“以公灭私,民其允怀。”清·周树槐《汉高帝论》:“丁公为项王臣,不忠;然则为项王忠臣者,宜莫如季布。丁公已戮,而季布方购,高帝非能以公灭私者也。”△褒义。用于说明秉公办事。→大公无私 以公济私 假公济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