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新编成语词典》第787页(378字)
[结构] 主谓式。
[释义] 原为道家语,指天下万物都生于虚无。后指本无其事,凭空捏造。
[出处] 春秋·楚·老聃《老子》四〇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元·侯善渊《益善美金花》:“无中生有,有里还无难启口。”
[功能、例句] ①作谓语。姚雪垠《李自成》:“他们竟如此无中生有,血口喷人……”②作宾语。《官场现形记》一四回:“他听了周老爷的计策,便一心一意想无中生有,以小化大。”
[同义] 凭空捏造 向壁虚造 捕风捉影
[反义] 凿凿有据 有案可稽 铁证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