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主义
书籍:心理学词典
更新时间:2018-11-28 22:46:58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西人民出版社《心理学词典》第294页(449字)
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学家布里奇曼于1927年提出的一种理论。
他认为:任何概念与其相应的一套操作是同义语,如长度概念,除去了测定长度所进行的一系列操作之外就没有什么了。这种观点用在哲学理论上则和逻辑实证论以及新实在论结合在一起,认为概念即是反映操作,否认概念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成了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
操作主义作为一种方法用来检验科学术语的精确性是有用的。如心理学上测定记忆保持的方法(即操作)可以用回忆法,也可以用重学法。
这两种方法所得的记忆保持曲线不一样,如果不考虑到操作方法不同,“保持”这个概念就会含糊不清。新行为主义把这一相对正确的原理推向另一极端,认为意识和行为的客观表现是同义语,心理学家只要研究行为(包括语言)的客观表现就可以了,在行为的客观表现之外再去研究意识、思惟就没有意义了。操作主义作为检验和明确科学概念的含义是一种有用的方法,在逻辑实证论那里就成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在新行为主义那里就成了否认研究意识的必要性的机械唯物主义派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