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辽宁大学出版社《语文大辞海》第1199页(2602字)
〈助词〉
1.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作结构助词,表示偏正关系,可译为“的”、“得”。
①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北上去救赵国而使秦军西撤,这是五霸所建的功业啊!
②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柳敬亭传》——宁南认为相见得晚了,让他参与军事机密。
2.用在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之成为一个独立词组,充当句子的成分,可不译出。
①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答司马谏议书》——然而盘庚迁都的时候,老百姓都有怨言。
②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原君》——凡是君王所终生经营管理的,都是为了天下的百姓呀。
③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
《报刘一丈书》——就是天意也不愿您轻易放弃它呀!
3.用在句中或句末,作语助词,起完整句子语气的作用,无实义,可不译出。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很久,狼的眼睛似乎闭着,神态显得很悠闲。
②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太历害了。
③孤当与孟德决之。《赤壁之战》——我应当跟曹操决一死战。
4.用在疑问句或否定句中,起宾语前置作用,无实义,可不译出。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②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卖柑者言》——如今您不去察看这些,却来察看我的蜜柑。
5.用在句中,和“者”一起起定语后置作用,即“中心词+之+定语+者”。
无实义,可不译出。如果译时不调整词序,“之”可译为“里边”、“里头”。
①图画之设色者,用水彩,中外所同也。《图画》——上颜色的图画(或译:图画里头上颜色的),用水彩,中国、外国是相同的。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敲击后铿锵有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
6.用在句中,表示限制时间和范围,可译为“以”;有时也可不译。
①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一年以后,即使想提意见,也没有可提的了。
②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廉颇蔺相如列传》——五步以内,我要拿我脖子里的血溅洒大王了。
〔附〕
1.“之”作代词时,用在句中,作宾语,如代人,可译为“他(们)”、“她(们)”。
①拔刃奋起,率众袭之。
《冯婉贞》——拔刀跃起,率领大家袭击他们(指代“敌人”)。
②爱士卒,楚人怜之。
《陈涉世家》——爱护士兵,楚国的老百姓都喜欢他(指代“项燕”)。
2.“之”用在句中,作宾语,如代事,可译为“它们”等。
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黔之驴》——老虎看见了它(指代“驴子”),是一个形体很大的家伙。
②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六国论》——子孙们看侍它(指代“土地”)并不很珍惜,全拿来送给人家,如同丢了草芥一样。
3.“之”用在句中,作宾语,如代事,可译为“它”、“这种情况”;也可根据上下文语意灵活译出。
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为学》——天下的事情有难易之分吗?去做它(指代“事情”),那么难的也就容易了。
②王孙满尚幼,观之。
《殽之战》——王孙满还小,看到了这种情况(指代“秦军过周北门的情况”)。
4.用在句中,“之”常和“属”、“徒”、“类”等组成“之属”、“之徒”、“之类”惯用格式,这里的“之”作指示代词,可译为“这些”、“那些”等。
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郯子这些人,他们的品德学问赶不上孔子。
②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过秦论》——由于这样,六国才智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这些人替他们出谋划策。
5.“之”作动词时,用在表示处所的名词前,可译为“去”、“往”、“到”、“走到”等。
①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童区寄传》——离开本乡四十多里,到集市上把他卖掉。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停止了耕作,走到田垄上,叹恨了好久。
③诸将请所之。
《李愬雪夜入蔡州》——将领们问部队所要去的地方(“所之”即“之所”)。
④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帮他的人多到极点时,天下百姓都归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