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22:39:21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463页(314字)

认为人性可以变为善良也可以变为不善良。

战国时人性争论中的一种观点。始见于《孟子·告子上》:“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强调社会环境对人性形成的作用。

东汉王充《论衡·本性》篇记载,提出这一观点的是战国时的世硕:“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提出天生人性中“各有阴阳”,含有善恶因素;如发掘其善的因素加以培养,则“善长”,如发掘其恶的因素加以培养,则“恶长”。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等也有相同观点。这一人性论思想为汉代扬雄提出的“性善恶混”所吸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