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新中国建设大辞典》第275页(1144字)
危害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依照统治阶级制定的法律负有责任并可以处罚的行为。
各国刑法典对犯罪下定义的方法不一。归纳起来有三种方式:(1)按照犯罪行为的形式要素下定义。即以行为应当判什么刑罚为标准来确定是否犯罪或属于何种犯罪,大多数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主要国家就是采用这种方法。
(2)按照犯罪行为的实质要素下定义。
即直接回答为什么这种行为属于犯罪范畴。我国采用这种方式。
(3)兼采实质和形式的要素下定义。即既表达犯罪行为的实质内容,又从形式上以刑罚标准将犯罪行为还分为犯罪和刑事违法行为。犯罪的特征有四:(1)社会危害性。
行为如果没有社会危害性或者危害很轻微就不能构成犯罪。这种社会危害性一般是客观存在的,并不取决于人们的意志。但是,它又要求得到主观的确认和评定,需要立法者对社会上的各种危害行为作出最后判断,并制定成法律规范。
根据这个精神,我国刑法规定了8类社会危害行为为犯罪。(2)违法性。
是犯罪的一种客观属性。
是社会危害性的一种法律表现。行为缺乏违法性,就不能成立犯罪。在一些场合,行为虽然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但是排除了违法性,如在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情况下实施的行为,就不能认为是犯罪。
在另一些场合,行为虽然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情节显着轻微,没有达到构成犯罪的严重程度,则不能认为是具有刑法意义上的违法性,因而也不能成立犯罪。(3)有责任。
即行为人的行为必须有一定的故意或过失。
这是犯罪的主观属性。行为缺乏故意或过失,就不会存在责任,也就不能成立犯罪。反之,只有行为具有故意或过失的主观属性,才有刑事责任可言。
有的学者认为,故意和过失是犯罪构成的要件,不是犯罪的特征。其实,犯罪和犯罪构成的故意或过失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一种抽象的概括,后者则是针对具体的行为而言,有具体的内容和针对性。(4)可罚性。即按照行为人所负的责任达到了可以受刑罚的程度。
在大多数情况下,惩罚是犯罪的必然结果。只有少数犯罪行为,由于刑事法律规定的某种原因,可以免除处罚,但仍不失为犯罪。
犯罪与违法是不同的。后者含义较广,通常包括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等。但是具体区别犯罪与违法时,违法的含义就排除刑事违法的内容。情节轻微的犯罪行为和其他违法行为之间划一道明确的界限是很困难的。一般说,情节轻微的犯罪行为和其他违法行为的主要区别,是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小。从法律上评价社会危害性的大小,是立法者的职能。
他们根据社会发展的条件,同犯罪作斗争的策略和人民的法律知识水平等情况,来确定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和小。因此,犯罪同违法之间的界限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些条件下,某些违法行为可能划入犯罪的范畴;而在另一些条件下,某些情节轻微的犯罪行为又可能视为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