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倒木
书籍:农业大词典
更新时间:2018-12-09 03:09:29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业大词典》第394页(310字)
伐倒后未经打枝的树木。
是森林采运生产中的半产品。包括树冠和树干两部分。
树木伐倒后通常要进行打枝。其作用是:将部分细碎枝桠留在伐区,使其腐烂以增加地力;使树干光秃,有利于集材和运输,但超过3cm的较粗枝桠仍有利用价值。
伐区打枝的条件恶劣,打枝质量不高,枝桠的收集和运输困难,因此出现了伐倒木集材、伐倒木运材工艺。在测树学科上则习惯称伐倒木是生长着的树木伐倒后,打去枝桠,剩下的树干部分。
伐倒木的体积称材积。将树干的横断面看作圆形,整体树干从基部至树梢顺序,是由凹曲线体、圆柱体、抛物线体和圆锥体组成。
只要直接量测各部位的直径和长度,即可采用不同的求积公式计算出树干的材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