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农业大词典

花生菌核病

书籍:农业大词典 更新时间:2018-12-09 06:41:40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业大词典》第674页(444字)

花生的一种真菌病害。

病原菌是子囊菌亚门的落花生核盘菌(Sclerotinia arachidis Hanz.)和宫部核盘菌(Sclerotinia miyabena Hanz.)。常在花生生长后期发生。前者引起的叶斑近圆形,褐色,直径3~8mm,具不很明显轮纹。高湿时病斑扩展为不规则形,水渍状。

茎斑红褐色,渐变为茶褐色至黑褐色,软腐,病部产生灰白色菌丝层。病株萎蔫,叶萎垂干枯,根颈部皮层与木质部间生黑色粪状菌核。病荚果褐色,子粒腐败或干缩。后者茎部病斑不规则形,水渍状,后转为红褐色至暗褐色,软腐,病部产生灰白色菌丝层,干燥时病部皮层开裂剥离,白色木质部外露,茎腔内产生黑色鼠粪状菌核。

病荚果腐烂。

病株萎蔫至干枯。两种病菌均以菌核、菌丝体在病残体上和土壤中越冬,翌年菌核产生菌丝和子囊盘,子囊孢子经风雨传播,种子亦可带菌。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

连作地和田间排水不良发病严重。以加强田间管理、轮作、选用无病种子和清洁田园为主要防治措施。

上一篇:花生四烯酸 下一篇:花生锈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