杩槎
书籍:农业大词典
更新时间:2018-12-11 07:28:23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业大词典》第1046页(429字)
一种临时性的截流建筑物。
用于截水断流,调节流量,抢险堵口,护堤护闸,修筑围堰,搭设便桥等。成都平原都江堰古代岁修工程中早已采用。明代嘉靖(1522~1566)时称为“闭水三脚”,清初又叫木马。杩槎主要是用竹索将3根长六七米的木料捆扎成三脚架,在架的中部绑三根横木加以固定,称盘杠。
然后将三脚架排列河中,两脚迎着水流,在盘杠上加捆横木压以卵石,再在迎水面用长木(檐梁)连结各杩槎,长木外竖立木棍(签子),木棍外加竹笆,竹笆外堆以掺卵石的黏土,从而成为不透水的截流堰。当河水较深时,在背水面还安设撑木加固檐梁。
拆除时,砍断捆绑杩槎的竹绳,用大绳拉倒杩槎,并回收木料待以后再用。
杩槎
1.苇席 2.吊缆 3.碗儿篼 4.盘杠 5.压盘木 6.面子 7.浮水 8.檐梁 9.海底木 10.签子 11.捶笆 12.土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