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元曲三百首辞典

耍孩儿

书籍:元曲三百首辞典 更新时间:2019-01-06 18:11:20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汉语大辞典出版社《元曲三百首辞典》第86页(2882字)

【原文】:

近来时买得匹蒲梢骑(1),气命儿般看承爱惜(2)

逐宵上草料数十番,喂饲得膘息胖肥(3)

但有些秽污却早忙刷洗,微有些辛勤便下骑。有那等无知辈,出言要借,对面难推(4)

[七煞]懒设设牵下槽(5),意迟迟背后随,气忿忿懒把鞍来鞴(6)

我沉吟了半晌语不语,不晓事颓人知不知(7)?他又不是不精细,道不得“他人弓莫挽,他人马休骑”。

[六煞]不骑呵西棚下凉处拴,骑时节拣地皮平处骑。

将青青嫩草频频的喂。歇时节肚带松松放,怕坐的困尻包儿款款移(8)。勤觑着鞍和辔(9),牢踏着宝镫,前口儿休提(10)

[五煞]饥时节喂些草,渴时节饮些水。着皮肤休使粗毡屈(11),三山骨休使鞭来打(12),砖瓦上休教稳着蹄。有口话你明明的记:饱时休走,饮了休驰。

[四煞]抛粪时教干处抛,绰尿时教净处尿(13),拴时节拣个牢固桩橛上系。路途上休要踏砖块,过水处不教践起泥。

这马知人义,似云长赤(14),如翼德乌骓(15)

[三煞]有汗时休去檐下拴,渲时休教侵着颓(16),软煮料草铡底细。上坡时款把身来耸,下坡时休教走得疾。

休道人忒寒碎(17),休教鞭颩着马眼(18),休教鞭擦损毛衣。

[二煞]不借时恶了弟兄,不借时反了面皮。

马儿行嘱咐叮咛记:鞍心马户将伊打,刷子去刀莫作疑(19)。则叹的一声长吁气,哀哀怨怨,切切悲悲。

[一煞]早晨间借与他,日平西盼望你,倚门专等来家内。柔肠寸寸因他断,侧耳频频听你嘶。

道一声“好去”,早两泪双垂。

[尾]没道理没道理,忒下的忒下的(20)

恰才说来的话君专记,一口气不违借与了你。。【曲牌名】:般涉调

【原文作者】:马致远

【意译】:

近来我买得一匹非常好的马,就像爱护自己性命般地照看爱惜它。

每天夜里给它上几十遍草料养得它膘肥体壮。凡有些许脏东西便马上忙着刷洗,骑着时稍微觉得它累了便赶忙从它身上下来。竟然有那无知之辈,出言要向我借马,当着面我又不好推辞。

懒洋洋地把马牵出槽,很不情愿地慢慢跟在后面,气忿地懒于准备马鞍。

我沉吟了半晌不说话,不晓得那家伙知道不知道我的心事?他又不是不精明仔细,就不懂得有句老话叫:“他人的弓莫要挽,他人的马休要骑。”

你听我细细说:不骑的时候把马拴在西棚下面的凉快处,骑它的时候要拣地面平坦的地方走,要用嫩嫩的青草经常喂它。

歇息的时候要把它的肚带放放松,坐久了你把屁股慢慢移动。勤照看着马鞍和辔口,稳稳地踏牢马镫,马嚼口不要用力提。

马饥饿时要喂些草,它渴了的时候要给它饮些水。不要用不平的粗毛毡贴着马皮肤,也不要用鞭子抽打马的屁股,别让它在砖瓦上行走踩歪了马蹄。还有句话你要牢牢记住:刚吃饱的时候不要走,刚喝足水的时候不要让它奔驰。

它要拉屎时让它在干燥的地方拉,它要撒尿时让它在干净的地方撒,拴马时要拣个牢固的桩子拴。

在路途上不要让它踏砖块,过水时不要溅起泥。这马通人性、知人义,好似那关云长的赤兔马、张翼德的乌骓马一般。

它身上有汗时不要在屋檐下拴,给它洗刷时不要碰着它的生殖器,给它吃的草料要软一些而且铡细。上坡时要缓缓耸起身子,下坡时不要走得太快。

别说我太寒酸太罗嗦,还要叮嘱不要让鞭子挥到马眼,不要让鞭子擦损了它的毛皮。

倘若不借马会伤了弟兄和气,倘若不借马会撕破脸皮。

临行时我再向马儿嘱咐叮咛几句,你要牢牢记住:“打你的人肯定是‘驴吊’,不会是主人我,你不用怀疑。”我长长地叹一口气,哀哀怨怨,悲悲切切。

早晨把马借给他,日头西斜时就盼望你。我靠着门专等你回到家里。柔肠寸寸因它断,侧着耳朵频频听有没有你的嘶鸣。刚说了声“好好去吧”,禁不住两眼垂下汪汪泪。

[尾]没道理呀没道理,太狠心呀太狠心。“刚才我说的话请君记在心里,我可是一点犹豫都没有就把马借给了你。”。

【点评】:

这支套曲,是马致远的名作,郑振铎先生在《中国俗文学史》中称“这是马致远的真正的崇高的成就。”它的一个显着特点,是有人物,有戏剧性,有细致的心理刻画,艺术风格诙谐幽默,犹如一个生动的独幕喜剧。

套曲的主人公,是一个爱马如命的人。

曲子的一开始,就尽力渲染马的主人买到一匹好马时,对马似性命般的珍惜。

每晚上几十次草料,有些污秽忙刷洗,微些辛勤便下骑,这些细节,这些行动,都写出他对马的爱惜。

强调这种爱惜,正是反衬将马借予人时的舍不得;因为舍不得又不好意思不借,这才生出一番“忒寒碎”的嘱咐。你看他,在把马牵出来借给人时,是多么不情愿:“懒设设”、“意迟迟”、“气忿忿”,这些叠句栩栩如生地表现了他的心情和神态。

从“六煞”到“尾声”,除了“二煞”是对马的嘱咐,其余都是对借马者的殷殷叮嘱,也是这套曲的主体部分。马主人不得不将马借予人,又唯恐对方不了解自己的想法,便不厌其烦地一再叮嘱。

作者用了夸张的手法,对马的主人的情绪和心情作了浓墨重彩的渲染。这种渲染,又都是通过十分生活化的细节、严肃认真的口气来实现的。从给马喂草,到饮水、拉屎撒尿、上坡下坡等等,真是无微不至,一一关照。愈是写得细致,愈是显得罗嗦,愈是能穷尽人物的性格,愈使人觉得幽默可笑。

在后面的“一煞”,则插入了对借马后心情的预想:早上借给人,太阳未落山便盼望马儿归。最后收尾时,更是有趣:明明不想借,偏偏要说“一点犹豫都没有地借给你”,这种收束,与前面形成对比,使人忍俊不禁,产生更强烈的喜剧效果。

套曲中的语言多为俗言俚语,明白如话,还用了一些勾栏中的俗语。马致远作为剧作家,在套曲中引入戏剧性成分,语言有不同的类型,除了主体部分的叮嘱(即同对方的讲话)之外,还有内心独白、旁白(如“他又不是不精细,道不得‘他人弓莫挽,他人马休骑’。”)有的地方则是对马讲话,如“二煞”中对马的叮咛。语言方式的多样,使作品更显活泼生动,艺术效果非同一般。

上一篇:蟾宫曲 下一篇:元曲三百首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