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农学会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社团辞典1919-1949》第182页(823字)

中国农业科学工作者的学术团体。

由过探先、王成、陈嵘、唐昌治等人发起,1917年1月在上海成立。最初会员仅50人左右,1919年前后,留日学生成立的《中华殖产协会》、留美学生成立的《留美中国农业会》、及北京的农学团体先后归并中华农学会。会址初设于南京,后几经迁移,1946年又返回南京。学会宗旨是联络同志,研究农学,革新农业状态,改良农村组织,以贯彻民生主义。

成立之初由陈嵘主持会务,以后历届负责人为王舜成、许璇、梁希、邹秉文等。该会设理事会,下设九个专业委员会。

设有农学研究所、茶业研究所、桐油研究所、蚕桑研究所。以及农事试验场。

在重庆、成都、上海、广州、台北及美国均有分会。会员逐年增加,至1947年有个人会员6183人,团体会员140余个,在国内及欧美设通讯处150多个。学会每年举行年会,在1926年年会上,毛泽东曾代表农民运动讲习所出席会议并致词。该会重要业务活动是编印刊物,初出《中华农学会丛刊》继与中华林学会合刊,改名《中华农林会报》,后又改名《中华农学会会报》。

前后共出版丛刊或会报185期。刊行杂志还有《中华农学会通讯》。出版农业丛书23种。该会还举行学术讨论会,参与国际学术会议,赴日考察研究,审订农业科学名词,审订农业学校的课程标准,帮助政府拟订全国农业改进计划,调查农业人才,提出各种农业建设的建议,募集基金,举办费雨耕奖金、许叔玑奖金、黄聘珍奖金、梁叔五奖金、孙玉书奖金、农学生奖金、农学研究生奖金,奖给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农业论文作者和帮助有志于农学的人解决经济上的困难,鼓励从事农业科学的研究。中华农学会前后三十余年在农业工作中起着联系、组织、团结的作用,在促进我国农业改进,发展农业科学,培养和建设农业专家队伍方面作了重要贡献。1950年11月中华农学会与延安中国农学会以及中国农业科学研究社组成中国农学会筹委会。1956年3月中国农学会正式成立。中华农学会活动终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