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剧团

书籍:中国现代社团辞典1919-1949 更新时间:2018-09-19 08:37:04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社团辞典1919-1949》第496页(703字)

全称“陕甘宁边区抗战剧团”,抗日战争时期以演小歌剧和集体歌舞为主的戏剧团体。

1937年8月在原人民抗日剧社的基础上,并入了陕北锄头剧团,陕甘宣传队等单位,组成于延安。团长杨醉乡,指导员黄植。团内设总部,主任叶石,副主任杨醉乡、李柯。全团二百余人,编为三个大队。大队长分别为杨醉乡(兼)、叶石(兼)、墨一萍。下设剧务、宣教、交际、总务、服装、道具等科。

由胡一川、曹洪、张子冲、董春芳、张武、雷烽等负责。老师有李伯钊、危拱之、王世荣等。三个队或分或合,在边区文协领导下,遵照党中央指示,从同年底起,以延安为基地,在绥德、淇口、云阳、三原、富平、韩城、西安、新正、延川等地进行长期巡回演出,几乎每年一次,最长的达九个月之久。所演节目有《亡国恨》、《三姐妹》、《消灭汉奸》、《放下你的鞭子》、《天皇的恩赐》、《谁的罪》、《走雪保家乡》、《小小锄奸队》等小歌剧以及《统一战线舞》、《我们是抗日的三军》、《丰收舞》等集体舞,大受群众欢迎。所创作的《天皇的恩惠》、《谁的罪》二剧,得到好评。曾演出几个大型话剧:鲁迅的《阿Q正传》,田汉的《回春之曲》、沙可夫的《广州暴动》等。

主要演员有:廖承志、朱光、赵品三、孙强、吴光伟、左明、王玉清等。其问曾于1939年作过一次整顿,由杨醉乡任团长,张子春任指导员。并于同年和1941年到鲁艺进行了两次各为时半年的进修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摸索出一条培养文艺人才的新路子。也为宣传抗战、鼓舞群众作出了贡献。曾被毛泽东誉为“苏区的文艺先驱”和“播种队”。1942年5月,以该团为基础,创办“陕甘宁边区艺术干部学校”,简称“边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