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09041 中国古代陶瓷科学技术成就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图书大辞典:1949-1992第16册工业技术(下)》第963页(579字)

李家治等着。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12月版。53.4万字。

以大量实验数据和资料,论述从陶到瓷发展的3个重大突破;论述各个历史时期制陶术的主要成就和陶与瓷的渊源关系,为揭示中国东汉时期瓷器的发明奠定基础。

归纳一个世纪以来中外科技工作者所分析的中国各朝代、各类型的瓷器胎、釉化学组成共700余组较完整的数据,并绘出一系列的釉式和胎式图,总结中国古代瓷器的胎、釉的化学组成的规律。从化学组成、工艺技术、显微结构和制品性能,概括南北方青瓷的特点,并分析泉窑各个不同时期的烧制技术;从陶瓷物理化学研究出发,总结在古瓷釉中所发现的液相分离结构及其对某些名瓷呈色所起的作用;讨论钧釉的分相小滴、Cu2O和Cu2S微粒的发现及吉州天目、建阳毫、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天目釉的分相结构与呈色机理,给出古代分相釉的新研究成果。并论述铁系高温釉的起源及其演变;通过CS-CAS4-KAS6-KS4四元系相平衡图,论述吉州天目斑纹釉产生液相分离的化学趋势;论述瓷石与瓷器发源和发展的密切关系及高岭土对提高瓷质的作用,阐明南北方制瓷原料的异同;研究自唐以来青化瓷胎、釉组成和所用色料,阐明它们的烧造地点,说明元、明、清青花瓷胎釉的发展规律和所用的色料特征;归纳和论述各种不同品种的低温釉彩在化学组成上的规律性及其发展过程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