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017769 受战争迫害的人们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图书大辞典:1949-1992第8册文学(下)》第1649页(328字)

[捷]V.康尼亚着。

郑孝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8月版。21万字。是作者对自己苦难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回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小说的主人公斯坦达的父亲被送到前线去“保卫”奥匈帝国,家里扔下8个靠母亲照料的年幼孩子。这个工人家庭的不幸生活,成了战争年代中苦难的象征。

无依无靠的生活使这些孩子们鄙视诚实劳动而习惯于盗窃,他们变成一群小流氓和罪犯,对周围世界怀着极端憎恨的心情。作者描绘孩子们这种可怕的生活,并不是恳求人们的怜悯或同情,而是向读者指出:贫困、破坏、孩子们无依无靠的生活和犯罪行为,这不仅仅是战争的恶果,也是捷克资产阶级执政后原封不动地保留旧奥匈帝国全部战时官僚机构的政策所造成的必然后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