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008464 又见棕榈,又见棕榈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图书大辞典:1949-1992第7册文学(中)》第853页(573字)

于梨华着。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9月版。21.7万字。小说。

描写台湾留美学生的生活,反映“无根一代”的困境和苦闷。主人公牟天磊是大陆去台湾的青年。大学毕业后,在出国热潮中,从台湾去美国。

临行前他对校门前的棕榈树许愿:“自己也要像它们的主干一样,挺立无畏,出人头地。”由于远赴美国,他大学时代的恋人跟随了他人,这给他心灵上留下了伤痕。

在美国,他半工半读,历尽艰辛。在困境中,他跟少妇佳利热恋。可就在他获取博士学位的那一天,佳利却离开了他,这又给了他一个打击。之后,他过着教书匠的生活,但总摆脱不了背井离乡所带来的寂寞、孤独和精神失衡。

10年后他回台湾探亲,又陷入更深的苦闷之中。在台湾的父母、和他通信恋爱数年的意珊以及许多朋友,都把他当客人看待,要他回美国去。意珊还把带她去美国作为跟他完婚的条件。

他对美国并无好感,在美国他感到自己是局外人。

这时,他所尊敬的邱尚峰教授劝他留下共同办文艺杂志。这是他十分愿意的,但留下就要失去意珊。

他必须对此作出抉择。他再次来到棕榈树下时,不但谈不上出人头地,反而畏缩得低下了头。

牟天磊感到“我在这里没有根”。

他的根在哪里?小说中的一个情节作了回答。

牟天磊站在金门岛上眺望大陆,遐思翩翩,一颗心飞到大陆去了。作者《写在前面》一文,介绍了本书的写作目的和有关情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