歃血为盟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江西教育出版社《古書典故辭典校订本》第487页(380字)

歃(shà霎):饮血,口含血。一说盟者以指将血涂于口旁。古代订立盟约时歃血为礼,表示信守不渝。《左传·隐公七年》:“十二月,陈五父如郑莅盟。壬申,及郑伯盟,歃如忘。”晋代杜预注:“志不在于歃血。”唐代孔颖达疏:“歃,谓口含血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与楚合纵……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司马贞《索隐》:“盟之所用牲,贵贱不同,天子及马,诸侯以犬及豭,大夫已下用鸡。今此总言盟之用血,故云取鸡狗马之血来耳。”定从:约定合纵,期以对付秦国。豭:公。《淮南子·齐俗训》:“故胡人弹骨,越人契臂,中国歃血也。所由各异,其于信一也。”汉代高诱注:“胡人之盟,约置酒人头骨中,饮以相诅,刻臂出血,杀牲歃血,相与为信。”

上一篇:锦囊 下一篇:古书典故辞典校订本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