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恢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民国人物大辞典下》第2368页(1332字)

【生卒】:1896—1972

【介绍】:

乳名绍箕,福建巖人,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生。

少年,入白士桐冈小学。1913年,考入龙巖省立第九中学。

1916年底中学毕业。

翌年2月东渡日本,入东亚实习学校。1918年4月归国;年底,赴江西省崇义县庆昌和杂货店当店员。1922年秋,返闽任本乡小学教员,并组织奇山书社。

1923年,在厦门出版《岩声报》。1925年秋,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6年秋,任崇义县杰坝墟区国民党区党部常务委员;冬,代理庆昌和杂货店经理;12月,加入中国共産党。

1927年5月,任崇义县临时行政委员会委员;8月,任龙巖国民党县党部秘书;11月,任中共龙巖县县委宣传部部长。1928年4月,任中共上杭县委宣传部部长;6月,任闽西中国工农红军营党代表;7月,任中共闽西特委宣传部部长,同时任闽西暴动委员会副总指挥,兼任红七军第十九师五十七团党代表。1929年7月,任闽西特委书记,后任中共龙巖革命委员会主席。

1930年3月,任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5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政委、闽西红军学校政委;9月,任省委巡视员。1931年11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行委员兼财政委员。1933年7月,前往瑞金就任。1934年10月,任中共中央分局委员。1935年4月,任中共闽西南军政委员会财政部部长兼民运部部长。1936年1月,任中共闽西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仍兼财政部部长。

1937年10月初,任中共闽粤边特区委宣传部部长。1938年2月,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兼民运部部长。

1939年5月,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12月,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委员。

1940年8月,任津浦路东人民抗日联防办事处主任。

1941年1月,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2月,兼新四军第四师政治委员。1942年,任中共淮北党委书记,后历任中共中央华中局华中军分会委员。

1945年6月,被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8月,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书记兼华中军区政委。1946年底,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副书记。1948年6月,任中原局第三书记。

1949年3月,任中原临时人民政府主席;5月,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第三书记兼华中军区政委。

1950年2月,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代主席兼任中南财经委员会主席,并任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中苏友好协会总会理事。1952年,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1953年1月,任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2月,任中央选举委员会委员;7月,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10月,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1954年8月,任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9月,任国务院副总理;11月,任国务院第七办公室主任。

1956年2月,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9月,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59年9月,任国务院农林办公室主任。1962年11月,改任国家计委委员。1964年,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65年1月,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改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69年4月,当选为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1972年12月10日,病逝于北京。

终年76岁。

着有《我的早期革命活动》、《会计手册》等。

上一篇:邓小平 下一篇:民国人物大辞典下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