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民国人物大辞典下》第2534页(1432字)

【生卒】:1881—1936

【介绍】:

原名周树人,幼名樟寿,字豫山,后改豫才,笔名鲁迅、迅行、飞、旅隼等,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生。

7岁,入家塾。12岁,入本县三味书屋读书。1898年,入南京水师学堂。1899年入江南陆军学堂附设铁路矿务学堂,1901年毕业。

1902年春,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10月,与许寿裳等在东京成立浙江同乡会,并刊行《浙江潮》月刊。1904年3月,弘文学院毕业;8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同年,加入光复会。

1905年,加入留学生界维持会。1906年6月,中止学医,在东京研究文艺,将学籍列入东京独逸语学会所设之德语学校。至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

1909年6月,回国,在杭州浙江两级师範学堂任生理学化学教员,兼日本教员铃木珪寿之动植物学翻译。次年8月,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生理学教员。辛亥革命绍兴光复后,任山(阴)会(稽)初级师範学校监督(校长)。

1912年1月,任绍兴教育会副会长;2月,辞学堂监督职,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部员;5月,随教育部迁往北京,先后任北京政府社会教育司第二科科长;8月,任佥事。1915年2月,获五等嘉禾章;8月,被教育总长指定为通俗教育研究会会员;9月,任该会小説股主任。

1916年2月,改任全国专门以上学术成绩展览会干事;10月,任通俗教育研究会小説股审核干事。1918年1月,参加《新青年》杂志编辑工作,任编辑委员;5月,发表白话小説《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笔名。

1920年12月,任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兼任讲师。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委员会委员。

1923年秋,兼任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範学校及世界语专门学校讲师。1924年5月,在集成国际语言学校兼课。1925年4月,创办《莽原》周刊,任主编;夏,与曹靖华等组织未名社;8月,教育总长章士钊令解散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範学校,教育部佥事职务亦被免除,与教员组织女师大校务维持会,任委员;同年,任私立中国大学讲师、黎明中学教员。1926年1月,教育部佥事恢复,到部任事;同月,《莽原》改为半月刊,由未名社出版,任主编;8月,离北京赴厦门,任私立厦门大学文科教授;12月辞职。

1927年1月赴广州,任国立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4月辞职;10月,至上海定居;12月,应大学院院长蔡元培聘,任特约着作员;同月,《语丝》週刊在上海复刊,任主编。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编辑《克思主义文艺论丛》丛书,并与柔石等组织朝花社,出版《朝花周刊》、《朝花月刊》;2月,参与发起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主编《文艺研究》季刊;3月,出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并当选为常务委员会委员;4月,主编左联刊物《巴尔底山》旬刊,应神州国光社之约,编译《现代文学丛书》。

1931年,应聘为《世界革命文学》杂志顾问;10月,被举为日本普罗文化联盟名誉委员;12月,主编通俗刊物《十字街头》双週刊。1933年,与宋庆龄等在上海组成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临时中央执行委员兼上海分会执行委员。1934年12月,左联执委会改选,当选为执行委员。1936年6月,与胡风、曹禺等三十五人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7月,参与署名发表《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年55岁。1938年,鲁迅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近一千万字,收録其全部作品及译作。

上一篇:鲁元 下一篇:鲁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