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白音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民国人物大辞典下》第2744页(705字)

【生卒】:1910—1979

【介绍】:

原名瞿金驹,笔名白音、慕云、顔可凤等,上海嘉定人,1910年4月8日(清宣统二年二月二十九日)生。

少年在嘉定私立企云小学、县立高等小学、上海民立中学读书。后在北京政府交通部报训班学习。曾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电报局当报务员。1932年,加入中国共産主义青年团,后加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为南京分盟负责人。

领导大衆剧社、磨风艺社演出《娜拉》、《香稻米》、《乱钟》等剧目。抗日战争前夕,参与组织上海业余实验剧团。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参与上海救亡演剧队第三、四队的领导工作,后任抗敌演剧队第二队队长。1938年,加入西北影业公司。

次年底,剪辑长纪録片《华北是我们的》。1941年,参加新中国剧社,导演《秋声赋》等名剧。

1944年,新中国剧社易名第四战区怀远剧团,任该团团长。抗战胜利后,在香港从事电影工作,与夏衍等组成“七人影评”,编写电影剧本《水上人家》;与欧阳予倩联合导演影片《野火春风》、《恋爱之道》;编导《南下列车》等三个独幕话剧。

1949年秋返上海。1950年,任长江电影製片厂厂长,导演电影《两家春》。1953年,加入中国剧协。

1958年,参与创作电影《万紫千红总是春》。1962年,改编长篇小説《红日》为电影。后任上海市电影局顾问、中国影协理事、上海影协副主席。

曾任上海市电影局副局长,上海市第二、三、四届政协委员。1979年11月1日病逝。

终年69岁。

着有《关于电影创新问题的独白》、《艺术民主与领导风格》、《铭记箴言总结经验》、《“第一,要负责任;第二,要干涉少些”》、《更上一层楼》等。

上一篇:瞿世英 下一篇:瞿兑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