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民国人物大辞典上》第921页(1961字)

【生卒】:1898—1976

【介绍】:

字翔宇,曾用名飞、飞飞、伍豪、少山、冠生,化名胡必成,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清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三日)生于江苏淮安。

1910年,随伯父至奉天,入盛京小学。1913年春,入天津南开中学。

1914年3月,组织敬业乐群会,任会长。

1915年,任《敬业》杂志、《校风》周刊总编辑。

1917年6月毕业;10月,赴日本留学,初入东亚高等预备学校,后入早稻田大学、日本大学旁听。1919年4月回国;6月,入私立天津南开大学;7月,任《天津学生联合报》主编;9月,组织觉悟社,任《觉悟》杂志主编。1920年11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2月,与陈延年在巴黎组织少年中国共産党。

1922年初至柏林;2月,任旅欧中国共産主义青年团书记;同年,加入中国共産党。

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

1924年8月回国,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讲师,后担任中共两广区委员会委员长、常委兼军事部长,并先后任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班主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后任代理主任。1925年2月,随军第一次东征,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0月,随军第二次东征,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副党代表,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等职。

1926年冬,赴上海,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兼中共浙江区军事委员会书记。1927年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5月,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7月,中共中央改组,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务委员会委员,后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赴南昌领导“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出席中共第六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并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等职。1931年12月,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央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2月,中央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军委会副主席;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参加遵义会议,会上,支持毛泽东正确主张,并继续当选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等。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任中共全权代表赴西安,同蒋介石进行谈判,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作出贡献。1937年9月,国防参议会成立,任参议员;12月,任中共统战部部长。

后常驻汉口、重庆,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南方局书记等职。1938年2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1940年秋,任代理中共驻重庆代表团团长、代理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同年兼中共中央广播委员会主任,创办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5年6月,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为中央委员,七届一中全会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会副主席;7月,任第四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8月,随毛泽东等赴重庆,与国民政府代表张群等进行谈判,签订《双十协定》;12月,任中共出席中国政治协商会议代表。

1946年5月,率领中共代表团由重庆迁往南京;11月,因政协决议被破坏,返回延安,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49年3月,随中共中央委员会迁往北京;同月,任中共首席和谈代表,与南京和谈代表张治中等谈判;9月,任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副主席,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副主席。1954年8月,任第一届人大代表;9月,任国务院总理,直至逝世。任第二届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1955年7月,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名誉会长。1956年9月,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八届一中全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12月,巴基斯坦达卡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57年1月,莫斯科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同月,印度国际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

1958年2月,免去所兼外交部长职务。1959年4月,任第三届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1964年12月,任第四届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1969年4月,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九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

1973年8月,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十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1974年12月,任第四届人大代表。

1976年1月8日,病逝于北京。终年78岁。

有《周恩来选集》出版。

上一篇:周振强 下一篇:民国人物大辞典上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