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茯苓散
书籍: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五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五册》第295页(426字)
【方源】:
《圣惠》卷八十四。
【异名】:
赤茯苓汤(《奇效良方》卷六十五)。
【组成】:
赤茯苓半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栀子仁一分 大青半两 川升麻半两 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用法】:
上为粗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加苦竹叶一七片,豉三十粒,煎至五分,去滓,分为三服,一日三四次。
【主治】:
小儿疹痘疮出后,咳嗽胁痛,吃食不下。
【方论选录】:
《奇效良方》:胁痛者,由病后毒气混乱,阻于升降,左右为阴阳之道路,气之所行处,今气滞为胁痛。以枳壳宽肠下气,令气顺胁不痛也;大青、栀子去蕴热;升麻解毒;赤茯苓导心火,利小肠,使火不伤于肺,则不咳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