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历史辞典1840-1949》第29页(513字)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同盟会成立时已有十六字纲领,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报》创刊后孙中山在发刊词中首先将十六字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主张进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推翻清朝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解除民族压迫,颠覆君主政体,给国民以“民权”,逐步把全围的土地收归国有。此即为“三民主义”。由于它没有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致使革命半途而废。后来,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影响下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认识到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以俄为师,唤起民众,因而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在1924年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参见本页《三大政策》条)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有很大的发展:民族主义由笼统反满发展到直接反帝;民权主义由抽象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到实行普遍平等的民权,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由空洞的平均地权,发展到承认“耕者有其田”,并提出节制资本的办法。新三民主义是具有反帝反封建内容和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
上一篇:三大政策
下一篇:中国近代历史辞典1840-1949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