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卅”运动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历史辞典1840-1949》第102页(862字)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开展的一次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本纱厂资本家停发工人工资,并施用残暴手段镇压要求发给工资的第七厂工人,枪杀了工人顾正红(共产党员),打伤工人十余人,激起上海全市工人、学生和市民的愤怒。5月28日,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动员群众开展反对帝国主义的政治斗争,提出一系列反帝斗争口号。30日上海各校学生二千余人在租界内散发传单,声援工人斗争,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帝国主义(南京路老闸巡捕房)逮捕一百余人。于是,万余名群众集中在公共租界南京路巡捕房门口,要求释放被捕学生,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英国巡捕受命开枪屠杀,群众死十余人,伤无数。是为“五卅惨案”。中共中央当即号召上海人民罢工、罢课、罢市,反击帝国主义的暴行。在共产党人蔡和森、瞿秋白、李立三、刘少奇等领导下,6月1日,成立了领导罢工斗争的上海总工会,宣布举行总同盟罢工。二十余万工人随即举行罢工,五万余学生举行罢课,绝大部分商人在工人、学生影响下也举行了罢市。7日,由上海总工会、全国学生联合会、上海学生联合会和各马路商界总联合会组成领导运动的“工商学联合会”,提出释放被捕群众,惩办凶手、取消领事裁判权、永远撤退外国驻军等十七项条件。北京、广州、武汉、南京、九江、青岛、天津、唐山、郑州、长沙、重庆等近五百个城镇约一千二百多万群众亦先后举行游行示威,发表通电、宣言,罢工、罢课、罢市,响应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形成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反帝革命大风暴。国际工人阶级对此给予了支援。在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威胁、利诱、分化下,民族资产阶级动摇,上海总商会和各马路商界联合会于6月26日单独宣布停止罢市;上海总商会并以停发罢工救济费要挟工人。驻上海的奉系军阀也加紧对工人的压迫。罢工工人坚持斗争三个多月后,为了保存实力和巩固已取得的胜利,于8月下旬至九月底在资方承诺一定条件的情况下陆续复工。这一运动严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揭开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