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历史辞典1840-1949》第146页(1683字)
又称“中东之役”或“中东战役”。1894年至1895年日本侵略中国及朝鲜的战争。1894年(甲午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向清政府乞援。蓄谋已久的日本侵略者怂恿清政府出兵助朝戡“匪”。清政府轻信日本“必无他意”的虚伪保证,于6月4日派淮军叶志超部二千余人援朝,登陆牙山。并于6日备文通知日本。日本内阁早在清军出动前的6月2日已通过以保护使馆和侨民名义出兵朝鲜,并得明治天皇裁可;又组织“大本营”,参谋总次长、陆军大臣、海军军令部长等均在其中任职,以发动与指挥大规模的侵略战争。10日,日本陆战队约四百人占据汉城。陆军随后分批出动,至6月底侵朝日军已达万人。清政府不事备战,一再退让,建议中、日双方撤军,遭到日本政府蛮横拒绝。俄、英等列强诡称“中立”。7月23日日军占领朝鲜王宫,控制朝鲜政权,并攻掠清政府驻朝总理公署。25日日本逼迫朝鲜傀儡政权宣布废除中、朝两国间所有商约,并“授权”日军驱逐中国军队。同日日本海军在牙山口外丰岛附近袭击中国军舰“济远”、“广乙”号,劫走中国运输船“操江”号,击沉中国租用的运兵船“高升”号,清军官兵七百余人殉难。日本陆军则偷袭驻牙山地区的清军,29日在牙山东北成欢驿发生激战。清总兵聂士成率千余人抗击,“颇有杀伤”,但主将叶志超不为后援,终于势寡战败。8月1日中、日双方宣战。清政府负责前线战事的直隶总督李鸿章仍坚持避战静守方针,致使清军陷于被动困境。9月初日本陆军大将山县有朋率第一军万余人,分四路进逼平壤。15、16日激战两日,清军左宝贵等部英勇作战。嗣因清前敌主帅叶志超率部弃城奔逃,平壤失陷。17日日本海军中将伊东祐亨率联合舰队袭击清提督丁汝昌所率北洋舰队于黄海海面,双方激战约五小时,互有损伤,日舰队先退。北洋舰队遵从李鸿章之令退守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市)军港内,遂使日军于占领朝鲜全境之同时,复得掌握黄海、渤海制海权。9月底清政府重新起用恭亲王奕诉督办军务、主持总理衙门。奕诉亦一意主张由英国调停,竟然表示愿意赔款。日军则加紧攻势,将战火烧到中国境内。自10月下旬始,侵华日军第一军渡鸭绿江,于26日攻陷九连城和安东(今丹东),直入辽东腹地;第二军由陆军大将大山岩率领,渡海登陆于辽东半岛东岸花园港,直犯金州,11月攻占大连、旅顺。清军除聂士成部在虎、徐邦道部在金州、旅顺积极抗御外,大部不战而溃。丁汝昌请求率舰往援旅顺,李鸿章严禁不许。日军在旅顺等地疯狂屠杀中国居民。辽东人民于是纷起建立民团武装,几乎“无民不团”,以抗击日军暴行,保卫祖国领土。清政府主和派转请美国出面干涉。11月21日当日军侵占旅顺之时,美驻华公使田贝表示愿意“调停”。清政府乃于次日委托田贝斡旋议和。1895年1月清政府派户部侍郎张荫桓、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并聘美前国务卿科士达为顾问,前往日本求和。清政府的乞和活动,遭到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普遍不满与反对。清政府又起用湘军,出兵六万人,驻扎山海关内外,以防日军长驱直入;并任两江总督刘坤一为钦差大臣,节制关内外诸军。日本为压迫清政府接受其全部要求,在外交上拒绝张荫桓、邵友濂为“全权大臣”,声称须派李鸿章、须以割地赔款为议和条件。清政府被迫改派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赴马关谈判。在战场上日军继续猖狂进攻。1895年1月日本组成山东作战军,出动舰艇二十五艘,护送军队二万人,登陆山东荣成湾,海、陆两路夹击威海卫。北洋舰队束缚于李鸿章不许出海作战的命令,被迫坐视日军占领南、北两岸炮台,封锁东、西港口。丁汝昌等爱国将士在腹背受敌的艰危情况下奋力回击,并图突围未成。丁汝昌拒降,服毒殉国。2月12日,日军入踞刘公岛,北洋舰队全军覆灭。3月初日军进犯牛庄、清守将弃军逃奔。牛庄、营口、田庄台等重镇接踵沦失,辽东半岛陷落,湘军全线瓦解,京畿震惊。日本海军侵占澎湖。在整个战争期间,尽管中国人民和爱国清军将士英勇作战,但主要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中国方面遭到失败。1895年4月17日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从此进一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