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正教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历史辞典1840-1949》第230页(500字)
即“正教”。与天主教、新教并称基督教三大派别。基督教产生后不久,逐渐分化为以希腊语地区为中心的东派和以拉丁语地区为中心的西派。1054年两派正式分裂,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大部分东派教会自称“正教”,意为“正宗的教会”,与自称“公教”(即天主教)的西部教会对峙。东正教不承认罗马教皇是普世教会首脑,只承认它是“罗马主教”和“西部教会的牧首”。主张除主教外一般神职人员可以婚娶。教义信条与天主教也略有分歧。宗教仪式以希腊语为主(也允许使用地方民族语言),故也称“希腊正教”,中世纪时直接受拜占庭帝国控制并为国教。十六世纪末,莫斯科都主教脱离君士坦丁堡自主,成为使用古斯拉夫语的俄罗斯正教,受沙皇俄国控制并成为国教。十八世纪后,东欧一些国家的正教也宣布自主。正教在世界各地共有十五个自主教会。但名义上仍共尊君士坦丁堡牧首在正教众主教中占首席地位。主要分布于希腊、塞浦路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苏联等国。1727年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后,俄罗斯正教正式派遣传教士渗入中国,并曾在中国北部一些地方建立东正教会,逐渐成为沙皇俄国对华侵略渗透的工具。
上一篇:东北军
下一篇:中国近代历史辞典1840-1949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