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屯抗日起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历史辞典1840-1949》第673页(434字)

1937年秋湘西苗、汉、土家等族人民为废除屯田制度、进行抗日救国而举行的武装起义。

1795年湖南西部和贵州东北部苗族聚居地区苗民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在这一地区没收民田为官有,租与农民耕种,榨取高额的屯租来养活屯兵、屯官,称为“屯田制度”。国民党反动派和当地军阀承袭了这一封建制度。1936年春,受屯政痛苦最深的永绥各乡屯民纷纷烧屯仓、杀屯官,摧毁屯田制度。邻近各县如风凰、乾城等地继起响应,使起义迅速扩大到湘西整个苗族聚居地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革屯斗争很快和抗日斗争结合起来。是年秋,湘西人民以苗民为主体正式组成川黔湘革屯抗日军,明确提出“废除屯田”和“抗日救国”的口号。

并统一建制,将全军编为六个团,共约三千人左右。革屯抗日军在永绥、凤凰、保靖、乾城等地屡次战胜国民党反动军队,缴获甚多。

1938年2月因窃取起义军领导权的一部分地主阶级分子和国民党反动派实行妥协,接受国民党政府收编,致使革屯抗日起义遭到失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