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诗运动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四卷歌卷》第3页(1411字)

(按发生和出现的时间为序)

有着现代色彩的新诗运动,是“五四”文学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诗运动的兴起,是由于时代的需求,诗歌自身的发展演变,以及受到外国诗歌的影响。新诗运动要求以白话的新体诗取代文言的旧体诗,从“诗体大解放”中谋求诗歌的新生与繁荣。中国的文言旧体诗发展到晚清,盛行着拟古的形式主义诗风。不少的旧诗人,在语言和意境上模仿古人,无病呻吟,以用字艰涩用典冷僻,专讲音韵格律卖弄求新,使诗歌远离时代人生,严重地阻碍着诗歌的发展。戊戌政变前后,夏曾佑、谭嗣同、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曾倡导“诗界革命”,主张“我手写我口”,以新名词或流俗语入诗,以旧风格表现新意境。诗界革命虽然没有彻底摆脱旧诗的束缚,但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对于“五四”新诗运动,“在观念上,不在方法上,却给予很大的影响”(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1915年创刊的《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是新诗的产床和摇篮。该刊创刊后就酝酿文学革新,编者陈独秀在介绍西方文艺思潮时,认为我国文艺应脱离古典主义,趋向写实主义。1917年1月,胡适在该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依据文学历史进化的观念,反对模仿古人,主张以白话作诗作文,实写社会情况。随后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要求创造通俗的抒情的写实的诗歌。钱玄同在《寄陈独秀》中,也赞同以白话作诗和不用典故。1917年5月,刘半农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不仅支持胡适等人的主张,还提出破坏旧韵重造新韵,采用自造或输入的办法增多诗体,“并于有韵之诗外,别增无韵之诗”。随后他又发表《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强调诗的真实性,批评旧诗坛已成假诗世界,主张诗人应在自然人生中探求真实。这些新诗运动的前驱者,都反对浮华颓败的诗风,要求冲破文言旧体诗的种种束缚,以接近口语的白话作诗,表现来自自然人生的真情实感,使诗与时代人生紧密结合。1918年8月,胡适在《答朱经农》里,明确提出“诗体的解放”是创作白话诗的大宗旨,要求人们“有什么材料,做什么诗;有什么话,说什么话,把从前一切束缚诗神的自由的枷锁镣铐,笼统推翻”。以后,他在《我为什么要做白话诗》、《谈新诗》等文里,进一步说明有了诗体的解放,“丰富的材料,精密的观察,高深的理想,复杂的感情,方才能跑到诗里去”。随着新诗革命理论的传播,创作白话诗的人也日益增多。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8首白话诗,6月又发表他的白话词4首。但这些白话诗词还有着浓重的旧诗词影响。1918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沈尹默、刘半农的新诗共8首。此后,该刊陆续发表李大钊、陈独秀、唐俟(鲁迅)、周作人、沈兼士、陈衡哲、林损、俞平伯、常惠等人的新诗。除《新青年》以外,《每周评论》、《新潮》、《少年中国》,以及上海《时事新报·学灯》,《民国日报·觉悟》,北平《晨报副刊》等报刊也陆续刊出新诗。尽管守旧势力对新诗攻击嘲讽,但是创作新诗已蔚然成风。在诗体大解放的号召下,新诗日益摆脱旧诗的影响,诗歌体裁日益增多,表现方法也日趋多样。在内容上,新诗有着新的思想,富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在文学革命中,新诗最先取得创作的实绩,成为各种形式文学变革的开路先锋。它从实践上证实了白话可以做为“韵文的利器”,为白话文学取得“正宗”的地位奠定了根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