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四卷歌卷》第306页(885字)

1922年12月9日定稿。初载于1923年3月10日《小说月报》第14卷第3号。初收于1924年12月亚东图书馆初版诗文集《踪迹》。在这首抒情长诗的前记里,作者说明了创作的缘由:“六月间在杭州,因湖上三夜的畅游,教我觉得飘飘然如轻烟,如浮云,丝毫立不定脚跟。当时颇以诱惑的纠缠为苦,而亟亟求毁灭。情思既涌,心想留些痕迹。”长诗中的“我”是诗人自我的抒情形象。长达200多行的诗句,是诗人心中长久地郁积、盘旋、回荡后的抒发。它是诗人心灵旅程的痕迹,表现了作者人生观念的更新和生活态度的转变。全诗分为8个层次。第1个层次是毁灭的开场,诗人坦诚地说明自己的病根:因诱惑的纠缠,立不定脚跟,有着自我失落的空虚感。他决心回去,踏上自己的国土。在中间的6个层次里,诗人将种种使人不能自持的诱惑加以罗列,又一层一层地打破。火热的爱恋,互相夸耀的朋友,天花乱坠的玄言,五色彩云里的幻想,迷迷恋恋的颓废生活,白衣姑娘似的死亡,种种诱惑的纠缠,都是来自社会与家庭的压迫。诗人驰骋想象,将那些抽象的诱惑,用具体的意象表现,显得十分生动。他决心打破种种诱惑的纠缠,走自己的道路。最后一个层次是毁灭的终结,也是新的人生观念和新的生活态度的开端。诗人宣告、“摆脱掉纠缠,还原了一个平平常常的我”,“我要一步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诗人亟亟要求毁灭的是诱惑的纠缠,为的是立定自己的脚跟,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进取。这是肯定人生,执着现实,脚踏实地的平凡进取的精神。这与诗人当时认定的刹那主义,要求把握每一刹那的意义及价值有关。这首长诗采用自由体,不分节段。诗人认为:“长诗底意境或情调必是复杂而错综,结构必是曼衍,描写必是委曲周至”,“必有繁音复节,才可尽态极妍”(《短诗与长诗》)。诗人的确是“行颐其言”。这首着重抒写心灵矛盾变化的长诗,真是层层迭迭,极尽曲折顿挫之致。诗人为了使诗情得到强烈的表现,在诗中采用了复沓的形式,诗句与节奏的回环重迭,增强了长诗的抒情气氛。《毁灭》发表后,在当时产生了影响。它在意境上和技巧上都超过了当时诗歌的水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