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四卷歌卷》第324页(769字)

初载于1938年5月16日《七月》第3集第2期,1940年6月香港海燕书店出版单行本。这首热情奔放的长诗充满着乐观与希望,它“以最高的热度赞美着光明,赞美着民主”(艾青《为了胜利》)。从诗中我们看到,“我”带着“昨天”苦难的创伤,投身于爱国人民的行列,“拂去往日的忧郁”,奔向为光明而战斗的道路。“我”的形象高度地概括了抗战初期中国人民觉醒的精神风貌。全诗共分9章,象一支多音部的大型交响曲。第一章是序曲,写“我”从“风雨的昨天”走来,用“第一次看见光明的眼”寻找“真实的黎明”。“我”来到城市的街头,向一切善良的人们道声早安,但内心忘不了“被无止的恶梦所纠缠”的昨夜。“我”回顾昨天时指出,自己的国土好比是个“病院”,自己只能发狂似的流着热泪去“哭泣我们的世纪”。现在好了,“我”所在的“电火的胴体”的“城市”,正在“承受黎明的爱抚”。从第五章至第七章,吹奏出“向太阳”的主旋律,写景与抒情达到了浑融一体的境界。“我”为“比一切都美丽”的永生太阳而欢呼,进而提出了“把人类从苦难里拯救出来”的历史伟业。使“我”更为兴奋的是,亲眼见到“在太阳下”为抗战而献身的普通人:坚定的年轻伤兵,唱着歌募捐的少女,加紧劳动的工人,正在操练的士兵们……。火热的抗战生活使人忘却个人的困苦,而神往于“灿烂的明天”。最后两章写“我”深深地爱着抗战的军民,表示必须奔向光明的决心。“向太阳”意味着对于民族与时代的热望,洋溢着在现实生活教育下要求战斗的激情。臧克家说:“《向太阳》所表现的那种带点浪漫主义味道的对光明的追求,对于在黑暗中伏处的人们也就成为一个有力的鼓舞和照耀。”(《“五四”以来新诗发展的一个轮廓》)。这首诗篇幅较长,但想象奇特,章法完整,感情炽烈,语言有散文之美,它是艾青诗歌成熟的一个标志。

上一篇:给战斗者 下一篇:边区自卫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