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四卷歌卷》第397页(700字)

1941年9月桂林三户图书社初版。作者艾青看到新诗美学是“常被理论家们所忽略”的重要工作,便结合自己丰富的创作经验,把思考所得随时写在笔记本上,并从1938年7月起以“诗论掇拾”的形式,在《七月》、《诗创作》、《诗》等刊物上陆续发表。他把真、善、美作为品评诗歌的美学纲领,然后从这个朴素的前提出发,系统地去研究诗的外缘和内在的规律,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他说:“凡是能够促进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这与主张“纯诗”的唯美主义根本不同。而这种存在诗里的美不是单靠诗人的“直觉”获得,它来源于社会生活,依赖于实践,所以“诗,永远是生活的牧歌”。作者特别强调艺术必须“忠实于生活”的基本观点。但又认为生活本身不就是诗,诗要有诗人的主观感受,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形象塑造的过程,就是诗人认识现实的过程。”“一首诗是一个心灵的活的雕塑。”真正的诗不能失去主体的审美意识,成为空洞说教的时代号筒。与此相关的形象思维的各种方法,以及诗的形式、语言、题材、风格等方面,在本书中都有深刻的阐述。艾青主张自由诗,认为“诗人应该为了内容而变换形式”,“假如是诗,无论用什么形式写出来都是诗”,他坚持任何形式不应当限制充分表达内容的原则,甚至主张诗的“裸体美”。关于诗的节奏,他提倡“在一定的规律里自由或者奔放”,也就是一种有约束的自由奔放。正因为如此,他把诗的艺术创造看作是一种历史使命和美德,指出“一首诗的胜利,不仅是那诗所表现的思想的胜利,同时也是那诗的美学的胜利”。在抗战时期出版的约30部诗论专着中,本书是最具独创性,最有影响的着作之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