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下册

蛤蚧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110页(1429字)

中药名。

见《雷公炮炙论》。别名:蛤蟹、仙蟾、大壁、蚧、德多、握儿、石牙。为壁虎科动物蛤蚧Gekko gecko(L.)除去内脏的全体。蛤蚧,形如壁虎而大,全长20余厘米。头部较大,呈三角形。吻端凸圆;鼻孔近吻端。

耳孔椭圆形;眼大,突出;口中有许多小齿。全身生密鳞,上唇鳞12~14,第1片达鼻孔;吻鳞宽,其后缘有3片较大的鳞。

头及背面鳞细小,成多角形;尾鳞不甚规则,近长方形,排成环状;大而突起的鳞片成行的镶嵌在小鳞片中,行距间约有3排小鳞,分布在躯干部的有10~12纵行左右;在尾部的有6行;尾侧有3对隆起的鳞;胸腹部鳞较大,均匀排列成覆瓦状。

指、趾间具蹼;指、趾膨大,底部具有单行褶襞皮瓣,除第1指、趾外,末端均具小爪。

雄性有股孔20余枚,左右相连。尾基部较粗。

肛后囊孔明显。体背紫灰色,有砖红色及蓝灰色斑点;浸液标本成为深浅相间的横斑,背部约有7~8条,头部、四肢及尾部亦有散在;尾部有深浅相间的环纹7条,色深者较宽;腹面近白色,散有粉红色斑点。尾易断,能再生。多栖于山岩或树洞中,或居于墙壁上,昼伏夜出,动作敏捷。捕食昆虫,有时也捕食壁虎、小鸟及蝇类等动物。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一般在5~9月间捕捉。蛤蚧捕得后,用锤击毙,剖腹取出内脏,用干布抹干,再以竹片将其四肢、头、腹撑开,并用白纸将尾固定于竹片上,以防脱落,然后用微火焙干。

干燥的全体,固定于竹片上而呈扁片状。头部及躯干长10~15厘米,尾长10~14厘长;腹背部宽6~10厘米。

头大,扁长,眼大而凹陷成窟窿,眼间距下凹呈沟状。角质细齿密生于颚的边缘,无大牙。

背呈灰黑色或银灰色,并有灰棕色或灰绿色的斑点,脊椎骨及两侧肋骨均呈嵴状突起,全身密布圆形、多角形而微有光泽的细鳞。四肢指、趾各5,除第1指、趾外,均有爪。尾细长而结实,上粗下细,中部可见骨节,色与背部同。质坚韧,气腥,味微咸。

以体大、肥壮、尾全、不破碎者为佳。主产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其炮制品种有二:蛤蚧:除去竹片,截去头足及鳞(无尾者拣去不用),切成小方块。酒蛤蚧:取蛤蚧块用黄酒浸渍后微火焙干。

焙干后,但剪取尾部供用者,称为“蛤蚧尾”。

味咸,性平。入肺、肾经。补肺益肾,定喘止嗽。

治虚劳,肺痿,喘嗽,咯血,消渴,阳萎。《本草纲目》:“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疗肺痈,消渴,助阳道。”《本草备要》:“补肺润肾,益精助阳,治渴,定喘止嗽,肺痿咯血,气虚血竭。”内服:煎汤,3~6克;或入丸、散。

外感风寒或实热喘嗽均忌服。①治虚劳咳嗽及肺壅上气:蛤蚧一对(头尾全者,涂酥炙令黄),贝母30克(煨微黄),紫菀30克(去苗、土),杏仁3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鳖甲60克(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皂荚仁30克(炒令焦黄),桑根白皮30克(锉)。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枣汤下20丸,日三、四服。

忌苋菜(《圣惠方》蛤蚧丸)。

②治肺嗽,面浮,四肢浮:蛤蚧一对(雌雄头尾全者,净洗,用酒和蜜涂炙熟),人参一株(紫团参)。

上二味,捣罗为末,熔蜡4钱,滤去滓,和药末,作六饼子。每服,空心,用糯米作薄粥一盏,投药一饼,趁热,细细呷之(《圣济总录》独圣饼)。

蛤蚧提取液表现雄性激素样作用,其效力较蛇床子、淫霍、海为弱。

蛤蚧

蛤蚧药材

上一篇:蛤仔壳 下一篇:中医辞海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