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子菜
书籍:中医辞海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275页(463字)
中药名。
见《救荒本草》。别名:铁尺草,月经草,黄牛尾,柳夫绒蒿,疔毒蒿。
为茜草科植物蓬子菜Galium verum L.的全草。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
根茎粗短,根粗长而弯曲,带木质。茎多数,丛生,直立,基部亦带有木质,四棱形,嫩时有柔毛。花期6~7月。果期9月。生于山坡草丛及荒土中。
分布我国东北等地。夏,秋季采收。《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微辛苦,寒。”清热解毒,行血,止痒。治肝炎,喉蛾肿痛,疔疮疖肿,稻田皮炎,荨麻疹,跌打损伤,妇女血气痛。内服:煎汤,15~30克;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熬膏涂。①治传染性肝炎:蓬子菜30克,茵陈30克,板蓝根15克。水煎服,1日1剂(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②治稻田皮炎:鲜蓬子菜1000克,黄柏15克。蓬子菜加水4500克熬,过滤,加黄柏粉再熬,制成500克膏,外涂局部(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全草含喇叭茶甙,芸香甙,车叶草甙,绿原酸。挥发油中含甲基香荚兰醛,向日葵素。根含茜黄樱草糖甙,伪紫茜素葡萄糖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