蜣螂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313页(1438字)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别名:推屎虫,推车客,黑牛儿,大乌壳硬虫,夜游将军。为金龟子科昆虫屎蛒螂Catharsius molossusL.的干燥全虫。全体黑色,稍带光泽,雄虫体长3.3~3.8厘米,雌虫略小。
栖息在牛粪堆,人屎堆中,或在粪堆下掘土穴居。吸食动物之尸体及粪尿等。
有夜间扑灯趋光的习性。产卵后,雌雄共同推曳粪土将卵包裹而转成丸状。
分布江苏等地。
一般于6~8月间晚上利用灯光诱捕,沸水烫死,再用炭火烘干。干燥虫体呈黑褐色,长3~4厘米,宽1.8~3厘米,雄虫较雌虫稍大。雄虫头部前方呈扇面形,易脱落,中央具角突1支,长约6毫米。
前胸背板呈宽半月形,顶部有横形隆脊,两侧各有角突1枚。后胸约占体长1/2,为翅覆盖。
雌者头部中央及前胸背板横行隆脊的两侧无角状突。
前翅革质,黑褐色,有7条纵向平行的纹理;后翅膜质,黄色或黄棕色。
足3对。体质坚硬,有臭气。以体黑,干燥,完整者为佳。主产江苏等地。
味咸,性寒,有毒。《汤液本草》:“气寒,味酸,有毒。入大肠、胃、肝经。定惊,破瘀,通便,攻毒。
治惊痫,癫狂,癥瘕,噎膈反胃,腹胀便结,淋病,疳积,血痢,痔漏,疔肿,恶疮”《神农本草经》:“主小儿惊痫瘛疭,腹胀寒热,大人癫疾狂易。”《名医别录》:“主手足端寒,肢满,奔豚。”内服:煎汤,0.9~2.4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捣敷。
孕妇忌服。《本草经集注》:“畏羊角,石膏。”《药对》:“畏羊肉。”①治小儿惊风,不拘急慢:蜣螂1枚。
杵烂,以水一小盏,于百沸汤中烫热,去滓饮之(《本草纲目》)。②治膈气吐食:地牛儿2个,推屎虫1公1母。
同入罐中,待虫食尽牛儿,以泥裹煨存性,用去白陈皮6克,以巴豆同炒过,去豆,将陈皮及虫为末,每日0.3~0.6克,吹入咽中,吐痰3~4次愈(《孙天仁集效方》)。③治小便血淋:蜣螂研水服(《鲍氏小儿方》)。
④治疳:蜣螂裹烧熟,与儿食(《韩氏医通》)。⑤治赤白痢,噤口痢及泄泻:黑牛儿烧研,每服1.5克或3克,烧酒调服。
小儿以黄酒服。⑥治痔漏出水:蜣螂1枚。阴干,入冰片少许,为细末,纸捻蘸末入孔内,渐渐生肉,药自退出(《本草纲目》)。⑦治一切疗疮:地上新粪内泥堆中大乌壳硬虫,活者取来,用蜜浸待死,新瓦上煅灰,用好醋调敷上。
先用针火上烧过,待冷,拨损疮头(《普济方》)。⑧治鼻中瘜肉;不闻香臭:蜣螂10枚。
纳青竹筒中,以刀削去竹青,以油单裹筒口,令密,纳厕坑中,49日,取出曝干,入麝香少许,同细研为散,涂瘜肉上(《圣惠方》)。⑨治小儿重舌:烧蜣螂末和唾敷舌上(《子母秘录》)。
⑩治脱肛:蜣螂烧存性,为末,入冰片研匀,掺肛上,托之即入(《医学集成》)。⑾治附骨疽及鱼眼疮:蜣螂7枚。
和大麦面,烂捣封之。⑿治疬疡:途中先死蜣螂,捣烂涂之,当揩令热封之。⒀治针灸疮血出不止:死蜣螂末猪脂涂之(《千金方》)。
现代临床用之治疗膀胱,尿道结石,蜣螂去头,置于新瓦上焙干,研成粉末。
每次口服4.5~9克,每日2次。治疗麻痹性肠梗阻,取蜣螂虫7只,黑白丑9克,石菖蒲9克。水煎,1日2次早晚分服。服至大便畅通为止。含有毒成分约1%。有效物质能溶于水,乙醇及氯仿,但不溶于乙醚。
小白鼠注射蜣螂毒素后表现烦躁不安,数十分钟后因痉挛发作致死;静脉注射家兔后,血压一过性下降,随即上升,呼吸振幅增大,频率加快。蜣螂毒素还对蟾蜍离体心脏有抑制作用,并暂时扩张于蟾蜍的后肢血管;麻醉神经肌肉,并抑制家兔肠管及子宫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