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
书籍:中医辞海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348页(348字)
儿科病名。
是指新生儿感染邪毒内入营血而出现神昏肢厥的病证。新生儿败血症,中医学文献无此病名记载。
本病为初生儿时期疾病,尤其是早产儿较多见。由于初生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皮薄肉脆,卫表不固,易为毒邪所侵,邪入营血,化热化火,内陷心包。若正气旺盛,则邪正相搏,可见发病急骤,壮热烦躁,面目皮肤发黄,肝脾肿大,甚则神志昏迷,抽搐汗出,小便深黄,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舌苔黄厚或少苔,脉细数。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方选龙胆泻肝汤、五味消毒饮、清瘟败毒饮加减。
若正不胜邪,邪毒内扰,则出现面色青灰,体温突降,精神萎靡,昏昏欲睡,不吃不哭,气息微弱,额出冷汗,四肢厥冷,皮肤或口腔粘膜有出血瘀点,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无力。治宜益气温阳,扶正祛邪。
方选参附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