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391页(1150字)
中药名。
出《雷公炮炙论》。别名:枣仁,酸枣核。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的种子。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3米。
老枝褐色,幼枝绿色;枝上有两种刺,一为针形刺,长约2厘米,一为反曲刺,长约5毫米。叶互生;叶柄极短;托叶细长,针状;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5~5厘米,宽1.2~3厘米,先端短尖而钝,基部偏斜,边缘有细锯齿,主脉3条。花2~3朵簇生叶腋,小形,黄绿色;花梗极短;萼片5,卵状三角形;花瓣小,5片,与萼互生;雄蕊5,与花瓣对生,比花瓣稍长,花盘10浅裂;子房椭圆形。核果近球形,直径1~1.4厘米,先端钝,熟时暗红色,有酸味。
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长于阳坡或干燥瘠土处,常形成灌木丛。分布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江苏等地。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将果实浸泡一宿,搓去果肉,捞出,用石碾碾碎果核,取出种子,晒干。干燥成熟的种子呈扁圆形或椭圆形,长5~9毫米,宽5~7毫米,厚约3毫米,表面赤褐色至紫褐色,未成熟者色浅或发黄,光滑。
一面较平坦,中央有一条隆起线或纵纹,另一面微隆起,边缘略薄,先端有明显的种脐,另一端具微突起的合点,种脊位于一侧不明显。剥去种皮,可见类白色胚乳粘附在种皮内侧。
子叶两片,类圆形或椭圆形,呈黄白色,肥厚油润。气微弱,味淡。
以粒大饱满、外皮紫红色、无核壳者为佳。酸枣仁:原药放入竹箩内,沉入清水缸中,使仁浮在水面,壳沉水底,将枣仁捞出、晒干。
炒酸枣仁:取洁净的酸枣仁,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外皮鼓起并呈微黄色,取出,放凉。焦酸枣仁:取洁净的酸枣仁,置锅内用武火炒至有五成变黑红色,取出,放凉。味甘酸,性平。入心、脾、肝、胆经。
养肝,宁心,安神,敛汗。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
内服:煎汤,6~15克;或入丸、散。
凡有实邪郁火及患有滑泄症者慎服。
①治胆虚睡卧不安,心多惊悸:酸枣仁30克。炒熟令香,捣细罗为散。每服6克,以竹叶汤调下,不计时候(《圣惠方》)。②治胆风毒气,虚实不调,昏沉睡多:酸枣仁30克(生用),全梃蜡茶60克,以生姜汁涂炙,令微焦,捣罗为散。
每服6克,水七分,煎六分,无时温服(《简要济众方》)。③治睡中盗汗:酸枣仁、人参、茯苓各等分。上为细末,米饮调下半盏(《普济方》)。成分:含多量脂肪油和蛋白质,并有两种甾醇。
又含两种三萜化合物:白桦脂醇、白桦脂酸。另含酸枣皂甙,甙元为酸枣甙元,水解所得的厄北林内酯是皂甙的第二步产物。
还含多量维生素。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具有①镇静、催眠作用。②镇痛、抗惊厥、降温作用。③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可引起血压持续下降,心传导阻滞。
酸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