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下册

鲜地黄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426页(932字)

中药名。

见《植物名实图考》。别名:生地黄,鲜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Gaertn.)Libosch.的新鲜根茎。

9~11月采集,春季亦可。挖取时勿使外皮受伤,以免腐烂。采回后,放地上,覆以干燥的泥土,随用随取,但一般贮存三个月后,不再适用。

药材:新鲜的根茎呈纺缍形或圆柱形而弯曲,长约6~18厘米,粗约0.5~1厘米。表面黄红色,具皱纹及横长皮孔,有不规则的疤痕。

质脆易折断,断面肉质,淡黄色,呈菊花心。产河南、浙江、江苏、河北、陕西、甘肃、湖南、湖北、四川、山西等地。用水洗净泥土,除去杂质,切段。味甘苦,性寒。

入心、肝、肾经。清热,凉血,生津。治温病伤阴,大热烦渴,舌绛,神昏、斑疹,吐血,衄血,虚劳骨蒸,咳血,消渴,便秘,血崩。

《名医别录》:“主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闷绝,伤身、胎动下血、胎不落,堕坠踠折,瘀血留血,鼻衄吐血,皆捣饮之。”《本草从新》:“泻小肠火,清燥金,平诸血逆,消瘀通经。治吐衄崩中,热毒痢疾,肠胃如焚,伤寒瘟疫痘证,诸大热、大渴引饮,折跌绝筋,利大小便。

”内服:煎汤,12~30克;捣汁或熬膏。外用:捣敷。

脾胃有湿邪及阳虚者忌服。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①治吐血经日:生地黄汁1升,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末)。上药相和,煎至0.5升,分为2服,温温食后服(《圣惠方》)。

②治劳瘦骨蒸,日晚寒热,咳嗽唾血:生地黄32合。煮白粥,临熟入地黄汁搅令匀,空心食之(《食医心镜》)。③治坠伤折手足,痛甚:生地黄300克,生姜120克。捣细末,入糟300克同炒匀,乘热以布裹损伤处,冷即易之,先能止痛,后整骨(《夷坚志》)。

现代临床用之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将鲜生地洗净、拭干,削去外皮之毛根及坑凹部分,再用盐水充分洗净,擦干后切成薄片,放入消毒过的研钵内,捣成糊状,以4层消毒纱布包紧挤榨取汁过滤。

每500克鲜生地约取汁50余毫升。每100毫升药汁加入冰片末1克,使成1%的混悬液。

用时先以双氧水清洗耳道,用消毒棉花拭干,然后滴入药液2~3滴。再在外耳道塞一小棉球。

每日或隔日1次。

鲜地黄药材

上一篇:鲛鱼 下一篇:中医辞海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