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下册

慢惊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451页(732字)

儿科病证名。

指小儿惊风抽搐病势缓慢,临床表现为虚证的病证。又名天吊风,多因久吐久泻,引起脾胃受损,肝木侮土,土虚木乘而致虚风内动;或外感热病引起的急惊风,迁延未愈,正气已虚,邪热久羁,其邪入里入络,而肝肾阴伤,水不涵木,虚风内动。手足搐搦为主者,多见于半岁以内的婴儿,主要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其本为脾肾不足,标为肝亢有余。肾水不养肝木,则虚风易动;脾主肌肉,肾主骨,肝主筋,故患儿常伴有肌肉松弛,囟门宽大或逾期不合,搐搦时手指屈而不能伸,脾胃虚弱证可见精神萎靡,嗜睡露睛,面色萎黄,不思乳食,大便清稀,四肢欠温,抽搐无力,时作时止,舌苔白,质淡,脉细弱。

若胃阴虚者则伴有皮肤干枯,目眶凹陷,啼哭无泪,口渴,烦躁,唇红,手足蠕动,舌红绛,无苔,脉细数。脾阳虚者治宜温运脾阳,抑木扶土,方用理中汤、附子理中丸加钩藤、白芍;胃阴虚者治宜酸甘化阴,清热平肝,方用连梅汤加天麻、钩藤。

肝肾虚弱证可见形体憔悴,精神萎顿,虚烦低热,手足心热,震颤瘈疭,易出汗,大便干,舌光红绛少津,脉细数。治宜育阴潜阳,滋水涵木,方用大定风珠加减。由于先后天不足,半岁以内婴儿出现慢惊风者可见手足搐搦为主,全身或四肢抽搐,双拳紧握如爪,持续数秒或十余分钟,每日发作次数不等,少则数次,多则几十次,缓解后如常人,往往伴有神倦纳少,汗多乏力,或大便稀溏。

手足搐搦发作时,治宜熄风潜阳,方用骨牡蛎汤加减;缓解时,应从本求治,肾虚者,补肾培元,方用六味地黄丸、紫河车丸;脾虚者宜健脾益气,方用健脾丸、参苓白术散,宜长期服用。

慢惊风虽属惊风范围,但似搐非搐,无惊可疗,无风可逐,若误用逐风镇惊之剂,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因慢惊风由虚生风,属于虚风。

上一篇:慢脾风 下一篇:中医辞海下册目录
分享到: